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北宋振兴攻略>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的人想进去,有的人想出去(1 / 2)

“流民无数,饿殍千里的江南,当时最紧要的,就是把赈灾的粮食,送到百姓的嘴里,让他们不饿着肚子,但是这粮食,我怎么送?”


“肯定是重新启用官员,路、府、州、县,层层而下。”李邦彦叹气的说道。


李纲有些犹豫的问道:“不复体统,如何安排粮食下方到百姓手中?这一条没错啊。这千千万万的灾民呀,救灾的粮食,还不得靠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


李邦彦无奈的摇头说道:“李太宰谬矣。这天下哪里有喂得饱的官?”


“根本不可能喂得饱!他们将稻谷,麦面全部换成了麸糠去赈灾,还美名其曰乃是为了让更多的百姓活命。”


“满嘴胡言乱语啊。”李邦彦回忆了一下继续说道:“宣和三年江南地龙翻身,毁掉的是官舍,民居,死伤惨重,本来就是天灾,而后呢?”


“大多数的常平仓都是完好无损的,各级官员说,百姓和叛军,将这些常平仓疯抢而空,其实呢?”


“多数都被这群官员手中!他们将常平仓的粮食给贪墨了。”


“朝廷的赈灾的钱粮,本来就不是很多,再被这群官员层层剥一层皮下去,到了百姓手里,还能有多少?”


“所以,我才说当初赈济之败,第一败就败在了这救官这一条之上。”


李纲沉默,他当然知晓宣和年间,江南的惨状,可是当时的他位悲言微。


但是现在呢,自己已经是宰相了,自己面对荆湖北路的赈济,手中握着比李邦彦更多的赈灾的钱粮,可是又能如何?


不救官,则民无人救。


救官,有无法避免层层的剥皮,赈到最后,赈的官员富得流油,百姓依然饿着肚子。


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听李邦彦这么一说,李纲也是犯愁。


本来荆湖北路归附之事,就来的突然,而赈济之事现在有一筹莫展。


这赈灾,着实让人头疼不已。


“官家让某来找士美,是不是士美有什么良策?”李纲也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官家让他来找李邦彦。


李邦彦点头说道:“这里是一本札子,不过你除了向官家要钱以外,你还得问官家要人,就看种太尉和何栗会不会放人了。”


“还得问官家要官,册封张用、杨钦、杨幺等人为各处工赈监的少丞,督办此事。”


“这篇札子的要点还是官家的想法为主,就是以工代赈,不过是先赈再工。确保赈灾,能把粮食,真的赈到了灾民的手中,而不是赈到官员手中。”


“赈济由工赈监赈济,而不是由百官赈济。”


“各司其职,而非由官员代赈。”


李纲打开了札子,细细研读了一番,才确定这浪子宰相不仅仅是个浪子,而且是个很有才学的浪子。


李纲俯首说道:“谢士美教诲。”


“哪里是我的功劳,如果不是官家的工赈监,我能想到什么?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李邦彦可不敢当。


他这些套路招式,其实都是官家在关中和河东路用烂了的招数。


为什么孙博和何栗还留在关中和河东路不回来,就是他们负责的工赈监,联合各村寨的农会在进行赈济。


金祸也是人祸,四处劫掠的金人造成的破坏,要比荆湖北路闹得更加严重的多。


河东路和关中都能把事情办得停当,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各工赈监的少丞们,深入到村寨去振济。


李纲为何不知道这些?


因为李纲不知道河东路和关中现在的局面,他并没有亲眼看到过。


李邦彦做的事,就是他说的那样。拾人牙慧而已,捡到了官家、孙博、何栗在关中和河东路的赈济经验而已。


他只是做个总结,并不敢居功。


李纲想了半天,忽然说道:“这还得问官家要工赈监要三个五品的少丞,安排数十名少监,不知道官家会不会同意。”


“要不某建议让官家把孙博或者何栗召回京,负责此事?”


他越想越觉得合适,孙博和何栗在关中和河东路干的不错,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万一事情办砸了,岂不是要糟?


李邦彦看着李纲,双手在空中胡乱的挥动了两下,最后叹了口气,李纲这个宰相,做到这个份上,真的是头一号啊!


有不懂圣意,听不懂皇帝的话,看不懂皇帝安排的人,能当上宰相吗?


李纲当上了!还干的不错!而且官家似乎没有换相的意思!


果然和当初自己看李纲一样,这个人处事太过周正,做事一流,可惜就是不会揣摩官家的圣意!


“李太宰啊,官家让你赈济灾民,就是你总体负责此事。官家的目的,就是扶持太宰啊!”


李邦彦一语点醒梦中人,笑着看着李纲。


赵桓的目的的确如李邦彦所说,他在给李纲功绩,让李纲对朝政的把握更强一些。


“虽然在我看来,李太宰这个宰相之位,稳如泰山,但是我依然想不明白,官家为何还要给你填上这么一笔功绩。”李邦彦皱着眉思虑了很久,他才摇头说道:“看不懂。”


“按理说,应该限制相权才对啊。为何还要给你一份这样的功绩呢?”


“某离开朝堂已经几个月了,对于官家,对于局势,已经判断不清楚了。唉。”


李邦彦叹气的说完,神情极为落寞,李纲这个位子,他当初做过,可惜他的皇帝是太上皇,弄钱是第一首要的任务。


现在的官家明显心怀大志,可惜李邦彦已经看不清楚官家的大志在何方了。


他忽然有些羡慕童贯和蔡京了,他们倒是一死了之,将身前是身后事撇下,再无忧虑。


而自己明知大宋已经有了新的明君,已经有了前所未有之变革之机遇,可惜,他无缘参与其中。


这种无法参与的感觉,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和落寞。


“谢士美之教诲。”李纲听懂了李邦彦话里行间的意思。


他虽然对官家为何不断的给他的功绩加码,有一些简单的猜测。


可惜他也看不太清楚,官家心中的大志到底在何方。


赵桓得知此事的时候,感叹了一句。


果然都是老狐狸精,自己还没做什么,这帮老狐狸精居然都猜到了一些。


“沈指挥,朕记得跟你说过,不要再派人盯着李太宰了。怎么还有李太宰的言报?”赵桓看着手中的札子说道。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