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其它综合>回到明朝当暴君> 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祯皇帝不开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祯皇帝不开心(2 / 2)

因为科举的一切最终解释权归崇祯皇帝这个最后一任得到孔圣人之后承认的儒学大宗师所有,所以想要出什么题,怎么玩,完全就是崇祯皇帝自己说了算。


毕竟这世上还有第二个儒学大宗师么?


可以预见的是,崇祯九年的恩科,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折在数学这一科上——而基础的数学计算现在已经被加入到了所有的考试当中。


也就是说,不管是考八股文章的进士科,还是玩弄法律的明律科,或者是以后会跟着墨家混的格物科,数学已经是必考的了。


更不用说原本就是研究数学的明算科了。


当然,现在崇祯皇帝怎么玩无所谓,毕竟是全国上下一张卷,不会出现各地录取分数不一样之类的情况,更不要提什么加分政策了。


至于说会不会有什么人表示不满,比如说东林党的老巢东南那边会不会觉得自己这些人吃亏了,或者是其他地方的人觉得自己不如东南那边会读书了,崇祯皇帝表示自己手里有刀,不在乎。


教材都是一样儿的,教书先生也基本上都是一样儿的,考试的题目更是一样儿的,要是这样儿还敢喊着不公平,那就别玩了。


本来自己闹心也绝不可能让别人好过的原则,崇祯皇帝伸手拂了拂落在羊皮大氅上面的雪花之后,就带着手下的一众保镖往皇家学院而去。


皇家学院里有个好人啊,那个来自于法兰西的金尼阁先生跟已经半退隐状态的徐光启,加上生力军宋应星等人翻译出来的物理和几何等书基本上已经成形了。


这就意味着,大明的读书人要学习更多的东西了——崇祯皇帝无比期盼着哪一天能够看到什么黄冈秘卷三年模拟一类的好东西出现在大明。


毕竟自己受过的苦,看着别人再受一遍,那就是最大的幸福!


当然,这些不是关键,关键是徐光启的身体也确实撑不住了,已经正式上了折子要求告老还乡了。


崇祯皇帝虽然良心不太多,可是对于这种大拿级别的大佬还是心存一定敬意的。


毕竟徐光启和宋应星在后世的名声都不错,在自己的手底下做事也是勤勤恳恳。


尤其是徐光启,那是和墨家的当代钜子墨铧一起捣鼓出了蒸汽机的大牛人。


这种大拿要退休,想要回去养老,对于崇祯皇帝不异于失去了一个大大的人才——如果不是时代所限,徐光启应该能弄出蘑菇蛋这种好东西!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别说是建奴了,就算是把全世界都捆在一起,崇祯皇帝也能笑着说朕不是针对谁,而是说你们所有人,全部都是渣渣!


毕竟最强八零后已经用实际行动讲明了,当你手里真的有了蘑菇蛋之后,就算是世界警察跟你说话的时候,也得客气一些。


要不然鹰酱为什么敢欺负叙利亚和伊朗?因为他们可能有蘑菇蛋。


为什么鹰酱不敢怼三胖子?因为他手里真有蘑菇蛋!


心黑的崇祯皇帝其实很想让徐光启一直给自己打工,最好是打一辈子的工,在工作岗位上奉献出他的最后一点光和热。


但是考虑再三之后,崇祯皇帝还是放弃了这个无比诱人的想法。


自己虽然良心不多,平时也不怎么要脸,可是对于徐光启这种人,还真就不能这么狠心。


真要是把老徐给往死里用,以后谁还会来给自己卖命?


说的再直白一些,老徐现在就相当于千金市马骨里面的马骨,天下不知道有多少玩技术的大牛正在暗中盯着看呢。


到了皇家学院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已经头发全白的徐光启,叹了一声道:“爱卿辛苦了!”


徐光启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时不时的就会全身隐隐作痛,最近的休息更是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时日无多,再继续这样儿下去,不过是早死一天晚死一天的区别罢了。


如果说光是自己一个人,死了也就死了,可是自己家的孙子呢?根本就没有好好的陪过!


徐光启打算在最后剩下不多的日子里好好陪陪自己的家人,也算是对于自己的这一生有个交待——对于大明,徐光启自问已经尽忠,亏欠最多的就是家人。


崇祯皇帝的一句爱卿辛苦了,让本来已经打定主意请辞的徐光启差点儿又动摇了离去的想法。


陛下待臣如此,臣唯有万死以报!


此时此刻,这就是徐光启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只是不待徐光启表态自己要为大明流尽最后一滴血,崇祯皇帝就直接开口道:“朕闻,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徐爱卿为了大明付出的太多,单纯的金银赏赐,不足以表达朕的感情。”


沉吟了一番后,崇祯皇帝又接着开口道:“王承恩,拟诏,徐爱卿的爵位,许传九代,每三代递减。赏金万两,玉如意一对,宫灯一对,宫花两朵。”


崇祯皇帝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可是实际上,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徐光启,心里都明白一点。


真等徐光启死后,捞一个国公的封爵是绝对跑不了的——有的时候,身后的哀荣比之生前的荣光更为重要。


崇祯皇帝的话让徐光启直接跪下了:“陛下!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


崇祯皇帝的赏赐不可谓不重,什么赏金万两和玉如意一类的玩意其实就是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可是爵位传袭九代,三代才递减的这个赏赐可就是太高了。


毕竟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到现在,封侯已经是最高的赏赐了,而且没有哪家是可以传袭的——基本上都是当代,或者许传三代。


像大明开国之时册封的,世袭罔替的那些个国公一类的爵位,更是一个都没有。


就连国丈家和倍受崇祯皇帝宠信的英国公家里都没有捞到,更别说其他的臣子了。


像徐光启之前虽然说已经封侯了,可是那个爵位毕竟不能传袭九代,这里面的区别可就大的很了。


毕竟能传爵九代,哪怕是后世的子孙再怎么废物,九代之内也是不愁的,而且一旦出现一个出色的人物,徐家再兴就是指日可待之事。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