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在一场大雨中到来。
密集的雨水飘落在玻璃窗上,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不清,只能通过颜色的轮廓来分辨城镇与远处的群山。
罗兰站在落地窗前,遥望雨幕下朦胧的城市,耳边依然飘荡着《爱情之城》的歌声。
他没想到三天前的戏剧演搭配上回音的能力后,效果会如此惊人。
演出结束的瞬间全场一片寂静,观众们热泪盈眶——罗兰原以为这样的场景只会出现在后世高档的歌剧院中。哪怕稍微草根一点的电影院,都不会产生如此效果,更别提一群身处落后时代的普通民众了。
就连饱受各种催人泪下镜头轰炸的他,都感受到了来自心底的震颤。
这就是「共鸣之歌」的力量。
罗兰当然知道能鼓舞人心的歌声意味着什么——在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机器不会疲惫,但人会。哪怕枪炮和弹药能不断运往战场,人也会被看不见尽头的生存压力所压倒。特别是在局势不利和伤亡惨重时,这种情绪极容易无限放大,最终导致jūn_duì 丧失取胜的斗志。
历史上曾想出过许多法子来提高队伍的士气,例如尽可能让士兵吃上热食、空投冰激凌、安插政委和随军牧师等等,可这些对于罗兰来说要求都太高了点,前者非常考验后勤补给能力,后者则很难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信念坚定又善于鼓动他人的骨干分子。
而回音的能力让他看到了提升气势的快捷途径。
虽然说起来有些荒诞,但培养成偶像确实要比其他方法来得更加可靠。
正想着,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巴罗夫走了进来。
“陛下,近日的购房统计出来了。”
“结果如何?”
“和您预料的那样,”他兴奋地将一张列表摊开在红木桌上,“自从新戏剧上演后,前往市政厅申请租借、购买住房的人数有了大幅增长,连带着婚姻登记也上涨了不少。”
“是吗?”罗兰回到桌边,查看巴罗夫的统计数据。《爱情之城》并非无的放矢的娱乐之作,除了宣扬劳动光荣和建设伟大外,它包含的另一观点便是将婚姻和安稳的居所挂起钩来。与其放任外来者慢慢产生归属感,以及让本地人通过日常接触一点点接纳这些异乡来客,不如由他来划分一个简单的标准,以促进各地流民的融合。
这个标准就是房子。
「有房子,就是自己人」——看起来十分粗暴,在非常时期却能节约大量的磨合时间。
若要获得人们的认同,想要收获自己的家庭,就得有一座住所。一旦外来者有了恒产,他们便会自觉地维护此地的一切。当然,这些理念不太适合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放进戏剧里通过故事娓娓道出才更能深入人心。
就像是钻石。
一颗永流传的经典广告词将它推到了宝石之王,结婚必备的位置上,让人完全忽略了它既不稀有,又不贵重的本质。
房子至少还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