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其它综合>走进修仙>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与火之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六章 冰与火之民(1 / 2)

火之民是这个宇宙最古老的生物类别之一。它们远比岩质行星的土之民、气态巨行星的风之民与远日行星的水之民要古老。


这很好理解吧。毕竟,这个宇宙,最早诞生的天体是恒星。


而行星、则必须等到这个宇宙产生了足够多的比氢更重的元素、第二个世代的恒心诞生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最为古老的天眷遗族,就是天体妖灵与火之民的族群。只不过对天眷遗族来说,他们都是天人大圣的追随者,在那个时代,没有谁会在意彼此之间族群的差别,更不会在意族群的强弱。因此,古老的天眷遗族并不一定比新出现的天眷遗族强,而新加入这个文明圈的天眷遗族,更是有无数机会追赶那些古老的遗族。


但是,与其悠久历史相对应的,则是那无可探究的演化过程。


人族对于“观察”的兴趣更大于“政府”。仙盟那百年的观测记录中,就有许多记录,证明了火之民之间也有生物性的差别。约束它们肉身的诸多力场,也能表现出“复杂”与“简单”的区别。而龙族给予的情报更说明了这一点。


但是,火之民是一个没有遗体化石的物种。


几十、几百亿年来永不间断燃烧的恒星,就相当于给每一个火之民免费的火葬。这比燃烧更炽热的大气,是他们诞生的苗床,亦是他们永眠的坟墓。


甚至连它们一路行来的足迹,都会被故乡所焚毁。


而火之民最早的遗迹化石,也必须等到它们能够登陆自己故乡恒星的其他行星为止。


而在这个世界,能够进行这样的航行,也就意味着至少大乘期的水准。


水平再低一点的话,就根本没有横渡虚空的可能。


当然,这对火之民来说,反倒不算什么事了。


不同于岩质行星表面,恒星的表面往往不会有太过复杂的生态系统。正是因为没有“生物圈”这个负熵系统初步处理灵气,恒星灵力在“易吸收性”“易转化性”上都不如行星表面。


但是,在灵力的浓度与质量上,恒星的灵力远胜行星。


火之民们起步会有些艰难,可入门之后,便会有着“爆炸”一般的修为飞涨。


毕竟,恒星的“聚变”,本身就是“无序趋向有序”的过程。而恒星的阳气,便是行星“负熵”的最初来源。


对于火之民来说,只要过了第一关,踏上修行之路,那么一路突飞猛进到分神期都不是问题。


而由于先天体魄的关系,同级修法相同进境下,他们的战斗力,更是远胜行星上的生灵。


但是,这却不是没有代价的。


和行星上的生灵不同的是,火之民修行之路,并非是“寿元悠长”下的大道独行,而是燃命燃魂、与死亡争分夺秒的惊险赛跑。


他们的修行,是“减寿”的。


修为越高,阳火之力越是集中,内能越强,也就越是容易趋于混乱。


甚至每一次冲击关窍,都有大概率折寿与死亡。


除非在元婴期的时候就做出抉择,放弃火之民的先天特性,以元婴重塑灵体,逐渐脱离“火之民”的形态。


这便是元婴法的真正特效了。绝对的普适性,任何生灵都能用它转化为统一形态。


但是,这却等若抛却了自己先天的肉身,**着一个元婴。有道是万劫阴灵难入圣,选择了这种道路的火之民,甚至失去了在恒星表面生存的本事。


绝大多数火之民都没有条件选择这一条路。除非有一个修为臻于天仙境界的亲友可以在转化的过程中将他们带到行星,否则,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自己的元婴在阳火之中活活炼死。


而唯一的希望,就是在燃尽寿元之前,冲破最后关隘,打破内外系统的隔阂,获得恒定的负熵。


这也是……王崎面前这一支火之民的过去。


他们学会了修法,也就学会了这燃烧生命冲向永恒的途径。


这一支火之民真正的种族名,是“真炎神”。


在那样的生存环境与技术背景下,真炎神拥有着特殊的生存哲学。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人生便只有三种状态:死亡、冲向死亡的灿烂,以及冲破一切之后所得到的“永恒”。


畏于寿命的减少而不敢提升修为、冲击关窍修士,必然会在不久之后归于故乡的永恒之火。这与死亡没有任何区别。


而修炼,便是燃烧自我的灿烂。


其结果……就只有“死亡”与“登仙”。


后者,便是“永恒”了。


当然,这种美学的养成,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修炼。


还因为他们所使用的攻击。


也就是“冰”。


绝大多数火之民是没有办法获取天然纤维的。而恒星表面也不会有矿物的存在。衰老与濒死的恒星,或许会有大量的金属元素比如红巨星的内核,就必然有大量的铁。但是对于一般的火之民来说,这些元素都处于无法开采的状态。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