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田制》三个大字写在了文章开头的部分之后,董明吹了吹墨迹,等到都干了之后,直接一卷,拿了一个竹筒放了进去。又在竹筒外写上了《学田制》这个名字。
这玩意寄给洛阳不现实,就算刘宏感兴趣,他也没功夫去做。他正忙着配合蔡邕推广曲辕犁呢。
董明的打算就简单了,先给刘备送过去。从后世而来的董明,深谙特区之道。这么好的经验不用,他不是棒槌吗?
汉中早就或主动或被动的成了董明的实验区。这学田制度,肯定也要现在汉中实行不是?董明在写的时候,就专门单立了一篇文章,用来阐明汉中郡如何设立书院,如何征集学田。详细到书院的规模,学田的规模,课程规划都给安排了。
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董明想了一下,打算等汉中的休沐期结束之后,亲自跑一趟汉中。捎带脚跟孙挺见一面,提醒他一下。
有些时候,步子跨的大了,容易扯着蛋。
大概用了半个多月,戏志才拿着一份测量数据给董明送了过来。
“老师,山脚下一共有可开垦的荒地大概有七千多亩。”戏志才道:“不过只有一半容易开垦。剩下的一半,多是贫瘠之地或者常年被水淹没,难以使用。”
“这样啊”董明接过测量数据,看了起来,盘算了一会儿之后道:“那就先找人把容易开垦的开垦出来吧。至于地力不行的和水利不行的,等开学了,就当做你们的功课吧。增加地力和修建水利设施,咱们从洛阳就开始学了。”
戏志才闻言愣了片刻,然后道:“学生会转告威哥儿的。”
“也对。”董明反应过来,戏志才开春就离开了:“告诉他也行。对了此去洛阳,你有什么打算吗?”
戏志才拱了拱手道:“老师有何事要吩咐?”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松。
董明心里感慨了一句,道:“到了洛阳之后,会有人找你。唔大概会问计于你,你帮衬一下。”
戏志才听了这话,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很是知趣的没有多问,直接应了下来。
“喏!”
董明见他问都没问就答应下来,觉得有些意外。不过想了想,他又释然了。以戏志才的智慧,估计只要两三次,就能搞清楚是刘辩在找他了。
没错,董明就是让刘辩有什么问题就去找戏志才。这还是戏志才决定离开之后,董明才做出来的决定。并且当晚就让董琬给刘辩去了一封信。
董明的打算倒也简单,刘协虽然聪明勇敢,但毕竟刘辩才是自己的学生。日后不管董明如何去变革,都需要一个能全力支持他的皇帝。就目前来看刘辩显然更合适。
如果刘辩不配合怎么办呢?
汉中不还有一个备胎呢吗?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