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说了那么多,核心思想就一个,那就是变法。当着百官的面说出来,无疑是给刘宏施加压力。他刚说完,还没等刘宏说话呢,杨彪一系的官员一个接一个的上前附议。
人虽然很多,但是董明知道,这些人只能壮声势,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好说了。但是有三个人,董明一直很在意。
这三个人就坐在最末尾的位置,也不说话,全都板着脸,坐在那里从姿势到动作,全都一丝不苟,合乎礼节。
这三人,也不是什么朝官,就是三个小老头,可是这三个小老头,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当世大儒!
真正的,实打实的当世大儒。
郑玄、孔融、卢植。
郑玄,董明一开始对他不是很了解,到了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牛啵依的家伙。别的不说,就单说一点,从郑玄开始,儒家的经学进入了大一统时代。
孔融,不单单只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而已,也不仅仅只是董明印象中那个让梨的小老弟。眼下的孔融,以文章称雄,堪称文坛领袖。
再说卢植,跟郑玄是同门师兄弟,两人都师从大儒马融。他还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如今在幽州当官的公孙瓒,一个是如今名满天下的刘备。
这三个人眼下都没有什么官职,但是说话的分量却非常重。而且忽然就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让董明有些不祥的预感。
“行了!”就在董明胡思乱想的时候,被吵吵的有些烦闷的刘宏拍了拍跟前的桌案道:“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变法是吧?图强是吧?可以,给个章程,让大家都看看。”
杨彪自然早有准备,从华丽掏出来一卷纸,董明搭眼一瞧就知道是西池村出产的。无他,那纸又白又薄,只有西池村能产出来。
“臣之方略都已经写在上面了!”杨彪朗声说道。
“呈上来!”刘宏也不耽搁时间,直接让杨彪呈上来。
“念一下吧。”
刘宏自己也没看,随手给了旁边的小太监。
小太监清了清嗓子,一字一句的读了出来。说起来,董明一直觉得太监这种玩意,都是变态。实际上,皇宫中的大多数太监,自小都会接受各种教育。从受教育程度上来说,太监完爆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普通百姓。
读书识字,识文断句都是基本操作,还有不少太监拥有很高的才情,吟诗作对、琴棋书画都能来一下。
杨彪的文章写得也很好,四六骈文,骈散结合,那叫一个雄奇。但是这内容嘛在董明看来就是个屁。
落在了纸上之后,董明就看出来杨彪变法的实质了。他所有的方略都是在不触及世家利益的基础上来做的。很多措施都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但是并没有想着去解决社会矛盾。
不解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那有个什么卵用呢?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会一直存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要矛盾。
但是也不能就装看不见,只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内容吧?董明很清楚,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只能续命十几年罢了。当初的苏毛子就是因为后面几位领导人,当起了裱糊匠,最后的结果呢?
董明在这边暗自摇头的时候,旁边的袁绍也轻呵了一声,显得有些不屑。
小太监读完之后,看向刘宏。
“都听清楚了吧?”刘宏扫视了一眼百官,然后道:“都有什么想法,说说吧?今儿个就都别回去了,全在宫里吃。”
刘宏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董明,那意思很明白,今天就把变法的事情定下来。但是谁来变法,怎么变法,就得让董明自己努把力了。
他刘宏,拉偏架!
说实在的,刘宏对董明的信任,让董明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哪怕自己救了他可好,但是这种关乎国家大政的事情,以刘宏的政治智慧应该明白。选杨彪要比选他董明稳妥的多了。但是刘宏偏偏有意让董明来做这件事。
简单地说,刘宏想赌一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