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会好的。”董明拍了拍田丰的肩膀。
走到自己的座位旁边,他站定表情变的严肃起来:“刘正刘大人有消息了吗?”
刘正之前带了一批人去丈量田亩了,也去了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太忙了,事情又多,董明一直都没有关注过这件事。眼下上计结果出来了,耕地总数才三万万亩,董明是万万不信的。在他想来,这个数字应该往上提提才是。这些年真正的大动乱也是几年前了。耕地就算被破坏,也该恢复了不少。不说恢复到鼎盛时期,但四万万也就是四亿亩还是没问题的。
“事情比较难做,按照上月来信来推断的话,刘大人如今刚刚到徐州地界。”回话的是沮授,这段时间,刘正这边的消息都是他来处理的:“司隶、雍州、并州、冀州、幽州都已经丈量完了。相关的数据也已经备份了。以郡为单位,都在后面放着呢。”
“都拿过来,按照州郡分好。把上面的田亩数据跟计簿送上来的数据做一个比对。”董明吩咐道。
“已经在比对了。”沮授笑着回道:“我等也想知道,这计簿上的数据有多少的水分。”
董明点点头道:“允许误差,但是误差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行。”
“这点儿我等自然晓得,倒是有一件事,需要大人拿一个主意。”沮授应下来,又说了一句。
董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矮几上放了一壶泡好的茶水,他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示意沮授往下说。
“这事儿还得元皓兄来说,他更清楚一些。”沮授没有直接说,而是看向了田丰。
董明也看着田丰,想听一听,是什么事情,需要自己来拿主意。
田丰的表情很是奇怪,明显是纠结了一下:“这件事,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大人想必知道隐户吧?”
“隐户?”董明依然是知道的。
隐户,自然指的就是那些不在朝廷户籍上的丁口。这在封建社会时期非常的常见,一是因为赋税太重,很多百姓都主动或被动的成为隐户,二一个则是受限于历史局限性,朝廷无法对全天下所有人口进行有效的统计。
以此时为例,隐户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百姓自己主动成为隐户,不在册籍上。这样一来既不用交税也不用服役,倒也自在了一些。麻烦肯定会有,但是相比较被发现的麻烦,人们更愿意赌一赌自己的运气。只要不被发现,那就是过上了自在的日子。
第二种就是世家大族,地方豪绅们,将佃户等人口隐瞒下来。这样就只用给口粮即可,让他们成为财富的一部分,还不用交税。
田丰这个时候提这个,肯定不是为了考校董明。
“元皓兄,有什么就直说吧。”
田丰点点头,道:“事实上朝廷这些年统计丁口的时候,都没有算上隐户。一来朝廷的数据都是来自于计簿,先帝在时在政事上比较的”他想了一下,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在政事上比较宽宥,所以计簿给的数据是什么样的,朝廷就按照什么样来统计。很少会去复核。”
“二来,隐户也算是一个不成文的约定了。天下各个世家大族,哪一个没有隐瞒一些人口田产呢?只是有些做的隐蔽、有些人做的明目张胆;有些人还算收敛,有些则为祸乡里罢了。”
“你的意思是?”董明眉头一挑,觉得田丰要搞事情。
田丰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道:“在下是觉得,若是时机成熟的话,可以将隐户都查出来这样不管是朝廷税赋,还是役使都宽松一些。再一个,有了更加详细,更加准确的丁口数量,咱们在制定相关的政策、律令的时候,参考的数据才会更加有参考意义。”
董明听的频频点头,理是这么个理,但是事情不是这么做的。这边变法派刚刚把以袁杨两家为首的世家压过一头,让他们消停了两天。若是现在就动他们的核心利益的话,说不定就得拼个鱼死网破了。
在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董明不会这么干的,除非是被逼急了。就如刘协和刘辩两人的皇位之争一样,退无可退的时候,那就迎难而上,大不了就打一场。
“元皓,这件事,现在做不得。”董明叹了一口气:“接下来的时间里,一直到光禧五年元月。这中间四年时间,咱们要做的就是扩充尚书台的权力,将朝廷的核心控制区域,从司州蔓延到雍州、豫州、兖州、冀州、并州区域。对这些地方,朝廷要有绝对的控制力。”
“这有些难做了吧?”沮授觉得这很难。
问题就出在世家郡望身上。想要从这些人手里,夺回对地方实际控制权,有些天方夜谭了。毕竟统治地方、教化地方,都需要这些世家郡望。甚至可以说,大汉朝统治地方的唯一手段,就是通过世家郡望的影响力。
尤其是到了乡村当中,朝廷的政令压根就是摆设,全靠地方名士、三老之类的人来传达和教谕百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