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乱世,到处都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流民。
看到丁原恍神不语,翠儿自知失言,怯生生的说道:“少爷,翠儿说错话了,你吩咐的事儿,翠儿这就去做。”
说罢,翠儿转身离去。
没多会儿,她便按照丁原的命令取来了一盆凉水,又铲了黄土,一一摆放到小院中央。
丁原也没闲着,着手制作蜂窝煤的煤泥。
按照图书馆里提供的资料,黄土和煤炭的比例关系是每一份黄土,要搭配三到五份的煤炭灰。
不过丁家这块地方的煤质一般,而且还被天雷引燃过,因此丁原需要亲自做个试验,尝试几种不同比例的配方,找到性价比最高的,再开始规模生产。
撸起袖子,丁原亲手和泥,分别采用了四种不同的配比制作,弄出了四块大小体积差不多的煤饼子。
等到天亮,让阳光把这些煤饼子晒出淡淡白色,丁原命翠儿依次点燃了它们。
细致观察燃烧时长和产生的烟雾量,最后决定采用一比五的配比制作煤泥,一份黄泥,五份碎碳。
解决了煤泥的配比问题,丁原开始寻找蜂窝煤制作器具:“翠儿,咱们保定府有大小几十家铁器作坊,你知不知道哪家手艺过硬,信誉也比较好的?”
一面询问着,丁原洗去了手上黑漆漆的煤泥,踱步到了父亲的书房。
翠儿亦步亦趋,点头道:“知道,知道,住在井水坊的陈家,我听说他们家的手艺很好,人也老实。”
丁原点点头,走到了丁振邦的书案前,舒展开一幅白纸,挥笔开始作画。
画完之后,丁原吹了吹墨迹,把图交给了翠儿:“去夫人那里取些银钱,找陈家打造出这个工具来,越快越好!”
翠儿虽不明就里,但看到少爷干劲十足,也不好多问,带着满头问号执行去了。
这陈家锻造手艺确实过硬,才过了三日,翠儿便把丁原需要的工具取了回来。
“少爷,这是你要的工具,这样就行了?”翠儿一边说着话,一边走过来,把一个模样奇怪的铁器递到丁原手里。
丁原接过来检查了一下,下面是一个圆筒,中间是一根长长的铁棍作为连接,最顶端似乎是一个把手,整个工具有点像个拐棍。
重新又和好了一滩煤泥,丁原拿着蜂窝煤机走到跟前,重重的砸了下去,煤泥顺利的被挤压到了丁原手中的模具里。
挪开几步,压住顶端的把手,丁原将钻好了七个孔的蜂窝煤从模具里推了出来。
圆柱状的蜂窝煤便初步成型了。
不到四天,蜂窝煤的试验便大功告成。
下一步,丁原需要做的是大规模生产,争取赶在入冬前积攒足够数量的蜂窝煤,然后一次性开卖,狠狠的挣一笔。
蜂窝煤的制作工艺不算复杂,而且只有冬季才会有销路,丁原不指望这玩意儿能让他赚一辈子,但是作为创业的第一桶金还是非常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