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773章谋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3章谋取(2 / 2)

米柱道:“锦衣卫都指挥使,管着数万锦衣卫,非能力出众,忠心耿耿者不能胜任,下官不评论骆大人的忠心,但他可是以尸位素餐,庸碌无能而去职,曹随令十万水西精锐烟飞灰灭;许显纯立下盖世奇功;李旦弄来粮食活了多少人之命?骆某凭什么胜出于三位。”


孙承宗沉吟了一会儿,他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新田骆氏能成为锦衣卫世家,绝非侥幸,他们世代守护一个秘密,所以皇上对他们信任有加。”


米柱道:“是不是壬午年孝愍皇帝的传闻?”


孝愍皇帝本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的谥号,他叫朱炆,洪武十年12月5,朱炆出生于应天府,为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洪武三十一年继皇帝位。


朱炆于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从黄彦清之议,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谥不行。


孙承宗讶然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件事好像不是米柱应该知道的,知道者除历代先皇外,就骆家几位核心人物了。


米柱不以为然道:“也就你们当是天大秘密,在新田,谁人当是秘密,锦衣卫都指挥使,是掠食猛虎,不是守门之犬。”


米柱这么一说,算是把话说死了,除非皇帝下旨,否则谁也不能令他改变主意,孙承宗一拱手,然后道:“你说在新田,这件事许多人知道?”


米柱道:“至少不是阁老所想的天大的秘密,非阁老级不能得知。”


孙承宗一愕,说道:“米大人,口说无凭呀!”


米柱道:“这件事,对下官没有任何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有必要夸大吗?事都过去二百年了,还能推翻既成事实的事吗?”


孙承宗一想也是,他讪讪一笑。


成祖皇帝朱棣造反,叫靖难,这是有法理依据的,靖即平定,难表示祸乱,靖难代表平定祸乱。


《皇明祖训》有语:内有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另有一段:既平之後,收兵於营,王朝天子而还。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而还,其功赏续後颁降。


具体意思很明显,需要你各藩王的时候,你就按旨意入朝,平乱过后,立即走人,返回自己的封地,不要在京城威胁到皇位。这也是朱元璋为以后的子孙皇位稳定、为朝内的纷争矛盾想出的一个很有效的解决策略。


然后说说造反,臣子造反是个大事,需要充足的准备。这包含最基本的武器兵力、内心的足够强大、智谋超人的策划者、最合适的外界环境,还有个人的人格魅力。


其次就是找个合适的理由了,你不能说造反就造反啊,这不是去攻打北部入侵、也不是杀某个贪官污吏,这是要去打皇上,打自己的侄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借口,那可能遭天下人谴责,毕竟老百姓看到的都是表面。


另外也无法使将领们信服,最重要的是如果简单粗暴的开始造反模式,那将领们心里也怕,虽然都知道自己跟着朱棣干的是被杀头的事,但用靖难来做理由,那感觉就不一样了,至少可以裹挟不知就里的士兵军将,让他们跟着干,且还能蒙蔽其它的藩王和镇边大将,如果造反,天下共诛之,如果是皇室内部事务,这些下人们就不敢管了,只能是观望。


所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找个什么理由来发起进攻呢!朱棣思来想去,最后在朱元璋留下的“皇明祖训”中找到了一句话。


靖难,简单理解为平定祸乱、扫清臣。朱棣呢就以此为由,指责朝中的重臣、主张削藩害朱棣的大臣黄子澄、齐泰为臣,自己呢作为藩王有清除臣的责任,且必须要这么做,因为老爹有祖训啊,这里绝不能失职。所以朱棣在建文元年发动了靖难之役,四年时间,攻下南京,登上皇位。


当然,他在靖难之初,打的是清君侧、诛妖孽、镇邪的口号,不是自己要当皇帝,后来建文帝父子死于“火灾”,天不可无,国不可无君,他才“迫不得己,无可奈何”的当了皇帝。


这些话,他自己都不信,更不用说朱炆了,所以看见城破,立即逃难走人,他可是不会相信,朱棣打了四年,死了这么多人,只是清君侧,肯定会顺手灭了他,所以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闪人再说。


有朱炆在,朱棣就当不了这个皇帝,他当然害怕朱炆卷土重来,所以重启了锦衣卫,新开东厂,郑和七下西洋,都与此有关。


【】喜欢就分享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