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查罕杰父子这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他们拼死顽抗的话,除了一死以外,也都没有别的选择,别的好下场。
要知道他们蒙古人一向都是如此,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就向他臣服和避让,如果遇到弱小的就直接的把他歼灭,这是他们一贯的作风。
就连当年统治中原王朝的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他在看见事不可为的时候,就率领了他的jūn_duì 和大臣们逃回了蒙古的上都和林,逃回了草原去,也都没有被草原的百姓们所鄙视,而是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和明智的人。
结果他这样的做法又令他们蒙古黄金家族又传承了几百年,如果是他们拼死的抵抗明军,跟他们强抗到底,估计到了此时早就灭亡了,早就被敌人所杀光杀绝的,哪里有后代的风光。
这也与游牧民族的一贯习性有关,那就是臣服于强者,这是狼族文化的传统,那就是他们一向臣服于强者,在他们的文化里面都是强者全拿,胜者全拿。
在他们的民族传统里面,向强者屈服得己苟且,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现在他们就正式地向南洋帝国臣服,并且希望获得南洋帝国的庇护,这也都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总比他们亡国以后,还被杀光好。
当然南洋帝国他们向查罕杰父子许下了这么好的条件,那不是白给的,不可能是白白就让他们拿这么好的条件享受这么好的待遇,他们还必须发出一些命令要求,让还在效忠他们的jūn_duì 和地方的将军,向南洋帝国投降,向南洋帝国称臣。
即使这些人已经不多了,但是还有不少的一部分人是支持他们的,而且在印度的老百姓眼里面,毕竟莫卧儿人已经统治了几百年,算是朝廷,算是正统,他们发出了号召,还是有许多人听从他们的号召,反正就是一句话,连他们的皇帝陛下都投降了,他们老百姓还有什么好守的,还有什么可坚持的?
这个效果才是南洋帝国所想拥要的,也就因为他们有这样的价值,南洋帝国才会给他们许下这么好的条件,让他们可以继续的享受荣华富贵。
南洋帝国以后成功的控制了印度,控制了这些地方,帝国还是会给他们以优厚的待遇,只要他们愿意臣服于南洋帝国,难道南洋帝国就缺这一份俸禄和粮响不成?
这一番话是米柱亲自的对查罕杰父子说的,只要他们愿意做一个太平的王爷,安享荣华富贵,安享晚年还是有保证的。
但是如果他们敢三心两意,一方面享受着南洋帝国的高官厚禄,一方面又从事反对南洋帝国的事情,可就不要怪南洋帝国很辣无情的。
米柱他始终认为给查罕杰父子以这样的条件而获得他们的臣服,其实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交易,毕竟一个帝国的皇帝向他臣服,这是一件非常风光,非常值得夸耀的事情。
米柱他在正式的宣布接任印度斯坦皇帝以后,正式的在他自己的头衔上增加了新的头衔,而且他也正式的任命了一系列的官员,负责为他管理印度。
名义上印度的最高长官还是查罕杰他的首席执行官,他名义上可以负责印度的一切行政事务,不过他这个职务又同时对他进行了一些限制,那就是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高官厚禄,真正管理印度的还是以周巡为首的印度总督府。
印度总督府就成为了印度的最高行政单位,负责印度的一切行政事务和军事大权,总督又有另外的一个头衔,那就是印度副王,在米柱不在这里的时候,他全权负责处理印度的事务。
这一职务极其的重要,所以说只能有南洋帝国的高官显贵们才有资格担任,比如说现在的印度总督周巡,他的级别就已经是郡王了,已经是南洋帝国顶级的权贵之一。
让他来担任印度副王,其实也都不是很拔高的提拔,只是授予他更多实际的行政权力,算是一个实权在握的郡王。
在南洋帝国的几大郡王之中,都是地位非常崇高,非常之重要的人物,他们在南洋帝国的定位之中,可以担任他们帝国的任何一个职务,任何一位都算是南洋帝国顶天柱级的人物,如果不获得米柱无条件的信任,他就当不了郡王,如果当上了郡王以后,他就会获得信任和委以重用。
米柱他一向的风格,那就是用人莫疑,疑人莫用。
而且他们在控制德里以后,也不是单纯的一劳永逸的控制这地方,印度有他的复杂性,并不是说控制的德里和这几个的主要地方的城市以后,就可以掌控所有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