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末之伟大舵手> 第986章朝廷矛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86章朝廷矛盾(2 / 2)

但是对于他们士大夫来说确实不好,是变成侵犯他们权益的了,试问读书人没有了他的地位以后,还怎么作为四民之首?他的优越性又在哪里?为何而读书?


叶向高他是支持这一条的,他们无数的仁人志士,通过努力的争取,才从皇家手上获得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权,这是大明几百年来稳定的基础,如果这稳定的基础都不复存在了,就是挣太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南洋帝国他本身就与大明不同,他是以商业立国的,他什么事情都钻到了钱眼里面去,一切只讲利益,不讲仁义。


这种经营模式一时半会还是可以的,如果时间一久了,就会弊端很多,整个国家人人都注重的是商业上的利益,始终是钱,这就与以前的蒙元帝国有什么分别。


蒙元帝国它的税收也都很高,他们经常把他们的税收包给了商人,由商人们来收,结果商人们为了讨好上面,可是把数字提高了好几倍,让当官的和国库都赚了许多的钱,但是天下的老百姓却苦不堪言,最终还不是造反了,以蒙元帝国这么强大的军事武力,都弹压不了更不用说大明了。


所以说大明向南洋帝国学习,其实就是等于向蒙元帝国学习,这是非常愚蠢的一种行为,如果一旦这样子做,很容易会把自己都给陷了进去。


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叶向高他是坚决的反对的,他认为这样子做,其实就是把整个国家都害死了。


但是偏偏以孙承宗为首的一些人,他们钻到了钱眼里面去,一切向钱看,所以就忽略了这些治国的根本性问题,


治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还是以人作为核心,而不是以钱作为核心,如果一个国家都以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那整个国家也就是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了,一切乱套了。


人人都唯利是图,没有了仁义道德,那样文明传承下去都没有意思了。


所以叶向高他知道孙承宗的苦心,也都明白他的立场,但是就是不会支持于他。


甚至他相信一点,那就是双方很可有可能因此而爆发激烈的冲突。


当然孙承宗他所谓的官商一体收税,也都不是第一天提出这样的理论的,也不是单纯从南洋帝国那里获得想法,早在数年之前他就已经上交著名的万言书,上书朝廷,要求官商一体收税,当时还获得了米柱他的全力支持,只是朝廷的格局迅速发生变化,米柱集团出走朝廷,令大明朝廷格局又发生了变化。


更加重要的一点事情,那就是南洋帝国立国以后,又与大明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利益上的冲突,把朝廷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方面,集中到与南洋帝国对抗方面去了。


现在他们跟南洋帝国之间算是临时达成了协议,双方不再有矛盾和冲突了,准备携手合作了,他们的注意力也就集中到朝廷方面了。


大明本来对南洋帝国是千防万防的,但是看见南洋帝国始终没有把他们的军力往北方进行发展,而是往西方进行发展,并且成功的吞并了印度。


南洋帝国他在吞并了印度以后,他们大明为之放心,那就是吞并了印度以后南洋帝国要消化这么庞大一个国家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他消耗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以后,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大明了。


而且到了现在以后,许多人是相信米柱他对于大明是忠心的,是没有恶意的,也都认可了他建立南洋帝国的初衷。


米柱始终强调他建立的南洋帝国的初衷,是为了让华夏子民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是为整个族群在扩张生存空间,是为他们争夺更多的土地,让子孙拥有更多的土地,可供它们繁衍发展。


南洋帝国偿还的大明这一笔巨大的外债,并且在他们海军取得全面上风的时候,主动的向后撤退,没有与大明为难,而是主动的后撤,这一点也都体现出他们的诚意,这就让大明朝廷上下都相信米柱他是对大明无害的,还是想与大明建立一种兄弟友好之邦,到了此时此刻,即使他们不乐意,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大明赢不了南洋帝国,所以双方只能成为兄弟之邦。


他们在解决了外患以后,就是要解决内忧的时候了,大明朝廷内部矛盾也多。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