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明末黑太子> 第1200章:东欧乱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0章:东欧乱战(1 / 2)

在与明帝国、法国、荷兰相继谈妥条件之后,瑞典已经于一六七零年加入了原来的三国同盟。


变成四国同盟之后,瑞典也就得到了瓜分世界的机会。


在欧洲地区,只要不是法国与荷兰的利益范围,瑞典便可以随心所欲了。


尤其是在北欧与波罗的海沿岸地带,瑞典此前便与波立、丹麦、勃兰登堡-普鲁士、萨克森这四方所形成的小同盟发生过激烈交锋。


而在俄国加入到所谓的反瑞典的北方同盟之后,军力的天枰就开始向对方倾斜了。


北方同盟的陆军总兵力达到近十万,而瑞典只有五万常备军,经过动员才能与敌军相抗衡。


好在俄国、波立、萨克森这三方都没有海军,瑞典海军还有用四十余艘战舰。


特别是在入盟之后,瑞典海军以友情价,从明帝国采购了四艘舰龄比较大的一级铁甲舰。


尽管数量不多,但还是可以让瑞典海军能够击败丹麦和勃普的舰队。


从而控制住北海东部地区以及整个波罗的海,保护波罗的海沿岸。


但此举并未能够吓阻成功蠢蠢欲动的俄军,以诺夫哥罗德为据点的俄军一直在试图北犯或西进,以夺取一个波罗的海沿岸的出海口。


卡尔十一世当然知道阿列克谢一世的目标,也不打算使其得逞。


不过由于北方联军的多路出击,各地的瑞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境地。


在己方兵力不占优势,而且还需全线防御的情况下,主动进攻已经变得不大可能了。


万幸的是从明帝国进口了一批蒸汽坦克和新式重炮,在防御战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瑞军已经丧失了波罗的海沿岸的腹地区域,但还控制着滨海的一圈地盘。


随着一六七零年以后,丹麦海军被瑞典海军击败,并退出了战争。


同时二十万奥斯曼帝国的部队攻入波兰南部地区,迫使波立国王维希尼奥维茨基命波军主力南下抵御,而俄国又先后遭到了明军与清军的进攻。


瑞典所面临的军事压力便大为减轻了,也有了反击的时间的空间了。


卡尔十一世在动员了五万预备役之后,首要目标就是消灭诺夫哥罗德据点里的约五千俄军。


原本这里驻扎的俄军超过三万,但大部分都被阿列克谢一世给调往莫斯科方向去了。


在得知宿敌前线兵力空虚的情况后,卡尔十一世便决定先集中优势兵力,打掉这个据点。


这次东征之前,卡尔十一世已经征求过明帝国驻瑞典大使的意见了。


对于出兵俄国,明帝国大使向卡尔十一世递交了昊菁皇帝的亲笔信。


内容很简单,欢迎瑞典出兵,但希望获得一个位于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以便从海路向莫斯科地区提供补给。


这也意味着明帝国会将属地从莫斯科延伸至芬兰湾,使得瑞典在芬兰湾以东的地盘被一分为二了。


年轻的卡尔十一世对此不置可否,但只要点头同意,便可以获得四艘二手一级铁甲舰和一百辆蒸汽坦克,外加五十门重炮。


所有武器装备,全部免费送给瑞典。


对于如此丰厚的回报,卡尔十一世是难以拒绝的,最后在文臣武将们的支持下,也就同意了。


明帝国承认,奥涅加河以西、拉多加湖以北地区,接归瑞典所有。


诺夫哥罗德以南及以西地区,只要瑞典jūn_duì 能打下来,明帝国也会承认。


拉多加湖以南,斯莫棱斯克以西,包括从芬兰湾东部向莫斯科的走廊地区,均属于明帝国。


卡尔十一世基本认可这个分蛋糕的方案,只要对方能干掉俄国,一切都好商量。


东方世界的明帝国能消灭俄国,说明其国力与军力远在俄国之上。


瑞典没必要因为土地纠纷,而与这个强大的盟友翻脸。


否则,之前商量的方案,完全可以不作数。


等明军已经攻占莫斯科了,卡尔十一世认为大局已定,俄国即将灭亡。


既然如此,自己得赶紧出兵争抢胜利果实,不然去晚了就啥都捞不着了。


等进一步核实情况之后,卡尔十一世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变之前的想法。


随着俄国被明帝国消灭,而波兰又面临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说不定自己可以趁此良机,将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地区都收入囊中!


昊菁皇帝承诺的武器交付速度非常快,只要卡尔十一世签字,在一个月之内,便可从位于地中海的马洛卡岛运输到瑞典南部的马尔默。


马洛卡岛就是昊菁皇帝保留的前进基地,之前路易十四给该岛作价两艘二手一级铁甲舰,便卖给明帝国了。


在获得了这批免费的先进武器之后,对卡尔十一世的东进便更加有利了。


尤其是蒸汽坦克还是瑞典暂时无法仿造出来的先进武器,一百辆蒸汽坦克在平原上的战斗力相当于一万重骑兵。


有了这些坦克之后,加上本就强悍的瑞典步兵,仅用一周时间,便攻克了诺夫哥罗德这个据点。


令卡尔十一世与手下感到遗憾的是,靠近瑞典的俄国西部地区缺少大城市,连大型据点都很少。


战区只能看见湖泊、森林、沼泽、荒原,最多是一些农夫和猎人,真正的俄军士兵反而没几个。


随着深入俄国腹地,卡尔十一世有些明白了,大概是明帝国的皇帝嫌弃这一片地区过于荒芜了,所以根本就懒得跟自己抢。


对卡尔十一世来说,不论如何,只要能占下来,并得到盟友的确认,便可以使帝国的版图得到扩大了。


虽然瑞典人口有限,国力也有限,在欧洲比不了法国,在世界上比不了明帝国。


但能够成为欧洲北部的霸主,跟荷兰一样成为世界上的二等国家,已经可以欣慰了。


卡尔十一世也有雄心壮志,但也明白,在本国人口不多的情况下,想要大幅度提升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瑞典在北欧立足,除了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jūn_duì 之外,再就是联合法国与明帝国。


通过这两个盟友,或者说靠山的帮助,来夯实自己在北欧的地位。


明帝国的实力伸展到波罗的海,就已经算是扩张到极限了。


虽然卡尔十一世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个隐患,但为了不得罪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也只能同意对方的要求。


明帝国是帝国,瑞典的全称是瑞典帝国。


人家是帝国,自己这个帝国相比之下就有些……


不过凡事也有好的一面,随着明帝国的舰船频繁出现在波罗的海,瑞典也就有了抛开可恶的中间商,与厂家商谈价格的机会了。


不管是军用武器还是珉用商品,跟明帝国直接商量的价钱,肯定比从中间商那里采购要划算得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毫无疑问,这是一步妙棋。


别的不说,随着一堆先进武器的装备,瑞典jūn_duì 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单位时间里输出火力几乎是之前的两三倍。


加上自行仿造的迫击炮与单兵盔甲,十万瑞军的战斗力就等同于此前的二十万,甚至三十万。


在一六七五年秋季之前,卡尔十一世便已经把此前失去的土地全都夺回来了。


听说阿列克谢一世打算投奔波立国王维希尼奥维茨基,卡尔十一世觉得这已经是前者唯一的出路了。


当初就不应该惦记东方的土地,因为那是明帝国的地盘,这便是与世界霸主交战的下场。


如果明帝国有意联手本国消灭波立,那也不是可能的事情,无非是时间多一些罢了


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卡尔十一世认为明瑞联军在陆地上可以轻松击败波俄部队。


实际上,就算维希尼奥维茨基想与阿列克谢一世联合起来,也是一支名不符实的波俄部队了。


在前年冬天,驻扎在察里津,打算南下收复失地的奥布霍夫的部队,便遭到了北上的清军的围攻。


奥布霍夫手里只有五万人,而来犯的清军的兵力却高达十五万以上。


尽管俄军擅长冬季作战,但清军却更加擅长,尤其是野战更胜对方一筹。


在出击的两万人就回来五千左右之后,奥布霍夫便只得下令固守察里津。


他也不敢向沙皇禀报战败的事情,只能等自己扭转战局之后,才能将捷报送往莫斯科。


但在开春之后,这种被动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缓解,反而有些愈加被动。


阿玉奇汗、拉辛、额林沁罗卜藏、楚库尔乌巴什的人马已经从四个方向,在外围形成了包围圈。


内层包围圈则是由八个旗的汉军来负责,同时提供炮火支援。


多尔衮亲自在前线督战,各部自然不敢怠慢,皆是全力以赴。


清军已经做好了长期围困察里津的打算,因为从这里向南便可威胁到阿玉奇汗的牧场了。


若是不想放弃伏尔加河下游的广袤牧场,就必须先打掉察里津据点里的俄军,方可高枕无忧。


牧场对从大清来说跟第聂伯河平原地区同样重要,这是战马的主要来源,万不放弃。


控制平原地区可以获得大量粮食,而控制草原牧场便可以获得战马。


在不与蛮明的铁甲战车交锋的情况下,重骑兵仍然是作战时不可忽视的主力之一。


这并非是主观臆断的想法,而是经历过实战检验的。


在第聂伯河到顿河流域落脚之后,清军先后遭到了奥斯曼jūn_duì 与波立jūn_duì 的进攻。


凭借强大的重骑兵部队的反击,清军才先后挫败了这两股敌人的入侵,站稳了立足点。


消灭波立骑兵上万,被重创奥斯曼部队也达到两万有余,起到了震慑敌胆的作用。


而波立与奥斯曼也处于战争状态,加上清军、俄国、瑞典、明帝国这四方,东欧地区已经变成了六国混战的局面。


奥斯曼与瑞典都是明帝国的盟友,俄国与波立是同盟关系,清军自成一系,等于是三个军事团伙在互相较量。


看上去没有盟友的清军最为孱弱,可实际上却是兵力最为雄厚的一方,实际可以投入的兵力超过六十万之巨!


若是进行总动员的话,可能增至八十万!


几乎等于俄国、奥斯曼、波立这三国在东欧投入的兵力之和!


这三国也能进行总动员,但在不危急自身存亡的之前,不会这么做。


俄国后来倒是做了,但为时已晚……


在波立与奥斯曼先后被击败之后,清军等于上演了当年萨尔浒之役的一幕。


经过多次试探,均遭到了惨败,奥斯曼便在意识到北方多出了一个实力强劲的对手。


苏丹易卜拉欣一世觉得清军占据的地方实在没啥油水,便做出了妥协和让步。


双方与德涅斯特河为界,划分势力范围。


顺鸡在征求过群臣的意见后,便让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雅秦与奥斯曼使者签署了合约。


若是可以通过妥协的方式来给自己减少一个敌人,这是奥斯曼与大清均乐意看到的结果。


签约之后,奥斯曼jūn_duì 不会北进,面临俄国压力的清军自然也不会在继续南下。


除了派遣一部分兵力沿德涅斯特河驻防,由博洛与岳乐指挥,兵力为三万。


清军的主力则一分为三,西北方向由鳌拜和尼堪负责,兵力达到十万。


对付东侧的俄军以多尔衮的两白旗为主,檬古诸部和拉辛的哥萨克为辅,兵力接近二十万。


剩下的主力皆驻屯在第聂伯河以西的南布格河至顿河流域,先行参加春耕生产,以保证秋收时获得足够的粮食。


耕地被顺鸡视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在外敌对大清构不成致命威胁的前提下,就必须确保春耕的顺利进行。


经过上一年的收获,这片黑土地已经证明确实如多尔衮所言,是片不可多得的沃土。


不论是种下小麦、水稻,还是土豆、地瓜,均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收成。


只有在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大清的国力才能得到迅速恢复。


多尔衮只是提了个建议,并不会监督耕作情况。


真正的侧重点还是军事方面,尤其是消灭察里津的俄军。


在坚守了一年之久后,奥布霍夫意识到自己与莫斯科的联系已经被敌军切断。


城内粮食即将消耗完毕,如果不能尽快获得粮食,守军就只能向北突围。


一月份是伏尔加河面封冻最为结实的时候,奥布霍夫便选择在这个时候突围。


位于北侧的拉辛所部的哥萨克并未全力阻击,因为拼个两败俱伤对自己并无益处。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