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两年,朝廷的状态更难,当时内忧外患,尤其是那场席卷整个北方两年多时间的大灾,让朝廷当时差点崩溃。
可那么困难,朝廷都挺过来了。
他又想起了李,那个时候,在那个最困难的时候,都是李出谋划策,帮他扛过了难关。
“没有开源节流的办法吗?”李世民问。
“缺口非常大!”戴胄如实道。
“多大?”
戴胄想了想,“最多到明年春,我们就要不出禁军的饷,也不出百官的俸禄。移民们的补贴也拔不出,各地水利、道路建设的拔款也拿不出来,甚至国子监、讲武堂以及各地官学的经费也拔不出了·······”
“事实上,朝廷还有大笔的外债到期无法偿还,我们如果是家商行,明年就破产了。”戴胄说了个新词,破产。这是如今商界的一种说法,一家商行如果资不抵债,那就称为破产。
朝廷,要破产了。
李世民手捂额头。
真是疼痛啊。
“朝廷的收入呢?”
朝廷的收入现在也不少啊,经过李的各种开源,租庸正税增加了不少,而又新增了地税和户税,这基本上让朝廷的税收翻了倍。
更何况,还有工商税收关税这些呢,还有盐酒茶铁等专卖税呢。朝廷还有大型的外贸商团呢,每年也能赚不少钱的。
怎么就没钱到要破产?
“陛下,这几年用兵不断,花费巨大啊。一场战争下来,动不动就是耗费千万贯,加之此前北方罕见大灾,本就把朝廷的那点积蓄用光了。”
说实话,戴胄当了三个月的户部尚书,最大的收获,就是对李的本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都不知道,李当初是怎么让朝廷挺下来的,那么困难的状况下,还能修修补补的把大唐带过来了。
本来说现在的情况应当比那时好,可他确实没办法了。能想到的办法,李当初都想到了,盐铁茶酒糖矿等专卖,甚至搞出了盐引茶等,还行了盐票茶票等股票募集资金。还组织了不少官方的贸易商团,与周边各国进行大型贸易,为朝廷赚钱。
当初还整顿佛道,也是弄了大量的钱财土地过来,大大缓解了一波。
又通过行债券等方式,借了不少的钱。
其实就是深挖潜力,或者说是寅吃卯粮了。
“朕的内库还有大约两百万贯钱,你拿去吧。”李世民道。
“陛下,这也是杯水车薪啊。”戴胄道。
李世民沉默,当年武德之时,朝廷一年收入也不过是几百万贯,可都能过的下去。现在二百万,居然成杯水车薪了。
“你有什么建议?”
戴胄犹豫着道,“臣建议,继续开源节流,先是裁减北衙禁军。如果裁军一半,北衙六军保留三万人,那么一年至少能节省开支三百万贯。如果直接把神器军裁了,还能再省一百万贯。”
“若是把火器监也给裁了,一年还能节省许多。”
“另外,臣以为,北衙禁军以后也不再放军饷,而是给他们分地。给北衙禁军们分地,这些地分给他们后,既可以由朝廷安排人租种,也可以交给他们自己家人耕种。这样,朝廷就不再给他们放军饷,也能节省不少开支。”
“还有,相比起养军,打仗的开支更大。朝廷应当暂停一切用兵计划,包括出兵西域计划,暂停以节省军费。另,九边防御计划里的城堡烽堠的修建,河套、陇南、燕北、辽西等地的军堡修建计划也应当暂停······”
戴胄的节流计划,先就是向着军方下手。
裁减北衙禁军,罢撤神机军、火器监,以及停止边地的防御工事的修建,暂停一切用兵计划等等,甚至停北衙禁军们的军饷······
一项一项,确实能节省很多钱。
算下来,一年能节省下上千万贯。
可李世民却越听眉头越皱。
大唐能有今天,正因为重视军备。哪怕日子再苦,也没有自废武功。李在朝的时候,甚至主动提出了要扩军至八十万,还积极展出了火器部队,建立火器监,打造火器生产线。
大唐还建立了一支正规的常备军。
可现在倒好,戴胄一来就要一刀全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