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还有第六更,求票求打赏!
资本主义是吃人的。『
李如今就想要让资本萌芽,光是种田,没有展前途。因为朝廷的分封制度,本质就是要把那些豪强大地主勋戚门阀都给赶到边疆去,土地置换等政策,就是要打造一个大唐的中原本位制。
西汉开国之初,定下关中本位制,诸侯不封关中。汉朝廷全力展关中地区,使得西汉朝廷有了一个坚固的大后方。哪怕诸侯造反,也始终没能动摇西汉朝廷。
李当初帮李世民弄出来的这个分封制,可不是为了弄出一批尾大不掉的诸侯来。根本的出点,就是要把中原地区清出来,成为朝廷的保留地。那些军功新贵,或者是千年门阀也好,都赶去边疆。
保证中原没有豪强勋贵大地主的肆意兼并,让中原地区更多自耕农和小地主。
至于边疆的封侯,朝廷也不怕他们坐大,因为有推恩令。诸侯每传一代,如果没有很高的军功,那么就得降等袭爵,同时其它的儿子也能降几级得爵,并分封诸侯的领地。一个国公领,可能就要分成一个郡公领,和一群的子爵男爵领。下一代,郡国公领,又变成一个县公领和一群的男爵领了。
这样每一块领地推恩分封下来,就会越变越小,除非立功加封。不然,用不了几代,这领地,可能就全变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男爵领,甚至是没有爵位的私人庄园。
在这样的分封和推恩令制底下,再加上朝廷一开始就对领地限制武装,并拥有行政、税收等大权,因此诸侯哪怕在领地上享受有很高的经济权,可却难真正的成为土皇帝,无法跟中央朝廷对抗。
当初设计这套制度的时候,李出了大力。
可现在李挺后悔的,因为如今他是那个最大的诸侯啊。可因为他当初设计的这些条条框框,让自己被限制住了。
不过李不甘心,因此他才会想着走另一条路。
李希望有朝一日,他这个诸侯,也能成为资本家。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跟皇帝签约一个大宪章,在大唐开国会,君主立宪。
这些现在听起来,有些十分荒谬,李甚至从来没向任何人透露出哪怕一丁点的这种想法。因为他知道,现在这些,说出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
可李却是真的这样想的。
中央集权固然有好处,他让国家更有凝聚力,能积聚更强的实力。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皇权过于强大,也未必是好事。
群相制度,在大唐也没有太大的作用,就比如之前,李坚持已见,可皇帝李世民根本不采纳,最终君臣与相权的碰撞,就是相权毫无疑问的落败。
李总有一种危机感。
也许李世民现在比较贤明,比较开放。李世民能容忍李,可谁能保证今后李世民的儿子还能继续容忍他呢?
哪怕承乾是太子,哪怕他是太子的老师是老丈人,可李也不敢保证。
历史上,是李治当了皇帝。长孙无忌是立李治的关键人物,在李治当皇帝后也是忠心辅政,结果呢?
有人诬长孙无忌造反,结果长孙无忌连当面质问都懒得,直接就流放,长孙无忌如此能臣,最终都落得一个死于流放异乡的结局。
在权利的面前,有的时候亲情会很脆弱。
李还是希望给自己,给自己的子孙一个保证,也希望让大唐有一个更稳固的未来。
内阁、议会,封建诸侯,也许能大唐避免历史上的那些内讧那些惨烈。
不过这一切,实在是有些太遥远。
现在说这些还太遥远,只能是一步步的来。
戴胄又来了。
“陛下同意了将那三十处盐场和矿山交给李家承包开采,四百余万借款抵消承包开采费。不过,课税为一成五,不能再降。此外,朝廷对李记所产煤铁,一半所产必须由朝廷收购,另一半朝廷也有优先采购权。”
这个结果,倒没出李的意料之外。
“朝廷要收购也行,但必须是以市场价,如果朝廷以市场价收购,我们可以给朝廷优先收购权。”
李也是寸步不让,朝廷想当官倒,这边低价买,那边再高价卖,李是不会答应的。
“朝廷可以答应你这要求。”
“那就合作愉快!”李笑着伸出了手。
戴胄有些无奈的握了握手,“李相真是滴水不漏,一点便宜也不让朝廷占啊。”
“合作的基础就是公平啊,如果朝廷总想着占便宜,其实这样的合作也不会长久的,不是吗?”
戴胄无奈点头,“之前赵国公提出的承包朝廷边疆道路修建以及城堡修建的计划,陛下考虑过后,也基本同意了。具体的土地换取数量,还需要细谈。”
“没问题,我会派出李家的管事组成谈判团,跟朝廷细商的。”
几件重要的事情达成合作意向,双方都挺高兴的。
李让人拿来了葡萄酒,一起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