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 第1316章 一手刀剑,一手儒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6章 一手刀剑,一手儒经(2 / 2)

大唐给勋戚贵族们分封,给他们领地一半的税赋收入,可以说也是让贵族们愿意纳税的一个交换了。


不过一年一个亿的收入虽多,可朝廷的开支也大。


贞观十四年的累积,从过去的国库空空,到如今国库里存钱折铜一亿贯。


李世民留下的底子还是很厚的。


只是当初被张超坑了一次,朝廷空有各种金砖银锭铜锭,各种绢布粮食,却一时不能变现兑付百姓的纸钞,加之应对失措,最后若出了金融危机。


而南军入京后,李记各地钱庄秘密藏起来的那些钱就都拿了出来,加上朝廷各地的钱,迅速的平息了这场金融动荡。


如今朝廷货币改革,一改过去全面流通纸钞的办法,而是钞币兼行。一面是把如今四大商业银行的印钞权加大兼管,虽然还能印钞,可纸钞发行准备金却提高了,贷款准备金同样提高许多。


另一方面,朝廷不停的铸造新的金银铜元宝,又回收旧钱,让各地的民众对市场的信心不断加强。


张超主持的内阁,如今的一个根本预算制度,就是量入为出。朝廷每年会先做出一个来年的财收预估,然后把其中的九成拿出做明年的财政支出预算。剩下一成,存入国库做为储备。


贞观这些年来一直是这样,才积蓄了一个亿。


一亿财收,九千万支出,其中八千万直接做预算,剩下一千万是划给九位内阁宰相。


当然不是给他们私分,是每人掌握一笔做为宰相特别预算资金,用以各自分管的那一块的紧急调用资金。


比如分管兵部的宰相,他手里有一百万贯特别预算。万一第二年的军费预算超支了,这个时候就得从他的这笔钱里先调用。若是还不够,那还有次辅和首辅的特别预算款。


张超身为首辅,手里有两百万特别预算。


宰相手里的这一千万,看似多,但要用来最后调剂,也是很紧张的。毕竟,每次做预算的时候,看似做的差不多,可每年最后总是各种请款的地方层出不穷,最后一年勉强能够不超总预算就不错了。


实在超了,就只能从国库里填补亏空。


若不是靠这种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朝廷各处开支没有控制,乱上项目,那别说一年一亿收,一年两亿收肯定也会不够的。


大唐疆域越大,官吏数量也越多,jūn_duì 数量也同样多,每年的官吏俸禄,jūn_duì 粮饷的开支相当庞大。


而一旦打战,往往军费预算就要失控超额。若不是现在还有诸侯们的领地税赋可以稍填补一点,加之国库的丰盈,张超也没口气敢说打这个打那个的。


今年信度的战争还在打。


而明年与薛延陀,与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还有与南洋的真腊,这三个地方都是已经做了决定,要开战的。


四处战场,这起码得用兵二十万,甚至是三十万军,动用民夫五十万左右。


军费的开支是相当大的,若是不能打赢,通过缴获战利品等填补一些开支,朝廷也是打不起这仗的。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而张超当的是大唐六千万人的家,他手上的开支预算最低也是以万贯计算的。


供养宫廷皇家的开销、供养jūn_duì 的开销、供养官和吏的开销,这是三大常项开支,但这三项都比不过打仗。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每次一打仗,这钱真如流水一样。


好在大唐现在还没打过亏本的仗,打仗最后基本上还能有的赚。夺取土地、人口、牲畜等财产,如果打的快,开支更少赚的更多。


也正因为此,所以现在就连房玄龄等中枢宰相,也并不反对对外用兵。反正打仗还能转移下矛盾,甚至能够赚点外块,何乐不为。


张超此前推出的军改,把府兵改成常备军,军费的开销提高,但还是能得到通过,还是因为jūn_duì 能赚钱,军费朝廷供应的起。


要是没钱,打仗亏本,皇帝和宰相们早就反对了。


“明年的教育支出预算应当提高一些,六年义务教育要全面推行。同时,要拿出专项资金,继续对百姓扫盲,推广官话。尤其是对于那些归附的蛮夷,他们既然入了我大唐的籍,那以后就是大唐的百姓,就是汉人。可我们总不能让这些新汉人连汉话都不算说,汉字不会认。”


“必须保证十年之内,这些人不但移风易俗,换汉家衣冠,也得保证他们以后说汉话写汉字。”


张超还提出要求,就是如苏毗、契丹、奚这样的自治领,薛延陀、新罗、百济这样的藩属国,也要在他们境内建立汉家小学,推行汉化教育。如信度、漠南等那些边疆贵族领,蕃汉杂居,蕃人较多,越发的要保证学校的数量,还要保证教员老师们的数量和质量。


“一手刀剑,一手儒经,这是我们扩张的基本。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