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唐朝好地主> 第1369章 出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9章 出手(2 / 2)

如果仅是收回铸币权,而朝廷手里没金银铜那也不行。


还得设一个线,就如盐铁专营专卖一样。


金银铜矿还是允许私人开采,跟铁矿一样,但开采出来的金银铜必须要纳课,且只能专卖给朝廷。那些外贸商人带回来的金银,也不得超过私人可拥有的上限,多余的要卖给朝廷。


这样朝廷收回了铸币权,又有了铸币的材料。


垄断铸币权,也收到了所有铸币税。


若是保持每年起码三十万金币铸造量,那朝廷光是这金币铸币税,一年都能收入两千万贯。


朝廷现在的财收中,盐专卖一年得四千万,茶酒糖一年得两千万,商税关税两千万,朝廷的两税正税大约折三千万左右。


收入过亿,但工商关税和专卖税占大头。


另外,皇家也有不少经营,主要是搞些和买和卖,弄些垄断经营,也有自己的商队船队,还有在张家等大商行里占的股份等。这些收入都是算在皇家的内库里面,不计入国库,承乾一年的内库收入大约也有两千万。


说来承乾这个皇帝还是比较有钱的,国库收入颇丰,自己的小金库也一直很不错。


可谁嫌钱多呢。


再说,皇帝花钱的地方也多,各种赏赐,经常要皇帝自掏腰包的。特别是皇家宗室诸王分封,他们分封边地,又不如其它诸侯那样有钱,朝廷也不会掏多少钱给这些封王,还是得承乾给自己兄弟儿子们掏钱,为他们建设领地。


如果铸金币一年能获利两千万,这当然要收回来。


银币现在的铸造量也差不多,比金币稍多些,一年能铸个一百万左右,但银币没那么值钱,铸一枚得利七倍,也只七贯左右。一百万枚,也才得利七百万。


倒是铜钱,利润高。


当二十铜钱,当十铜钱,当五铜钱,当二铜钱。


“自今年发行铜元宝来,我们回收了大量旧铜钱,目前已经总共铸造了约十亿个铜元宝。”


其中大约五亿当二铜钱,三亿当五铜钱,一亿当十铜钱,一亿当二十铜钱。


十亿个各种面额铜钱,也不过折合四百五十万贯钱。利润虽高,但还是不如金币赚钱。


如果保持现在的铸币量,铸币权全都收归朝廷,那朝廷一年能得到三千万左右的铸币税。


这几乎能赶上食盐专卖的收入了。


而张家一年也要减少起码两千万的收入,就算是税后,也要少一千六百万。


承乾认为非常有必要。


一直以来,他都愁困不已,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将铸币权收归朝廷所有,通过发行含金量少,而面额高的金币,以及银币、当十铜钱等,直接抢钱。


抢的是谁的钱?


当然是那些最有钱人的钱。


这是一种很不要脸的手段,但他认为非常可行。


如张超,他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和规模垄断市场赚钱,比如张家的造船厂,他家的钢铁厂还有他家的银行、典当等。


高士廉提醒皇帝,这会有风险。


一来,本来元宝货币发行,是因为当初纸钞信用受损,而朝廷的金银铜储量不足,所以不得以下才通过减少成色,和提高面值这种方式,来拯救货币信用。按当初的计划,以后朝廷等形势好转,会发行新的货币,到时增加成色,以及降低面额,来保障货币的信用。


毕竟,金币比黄金价高七八倍,这里面是有严重隐患的。


原先大家有技术有黄金的都能铸币,现在只能朝廷铸了,如张家损失这么大,他又偏偏有技术私铸。


那如果张超自己私下铸造,朝廷能制止的了吗?


而且就算张家不私铸,那按之前的约定,是要等这波过去后,朝廷就要再发行新货币的,这次的元宝货币,其实只算是救市的过渡货币。


“币值虚高,甚至有可能再次危及到纸钞的信用。一旦纸钞信用再次出现动摇,那可是非常危险的。”


纸钞能通行,最大原因是朝廷宣布纸钞随时能兑换成金银铜钞。而过去铜钱能被接受,是因为铜钱本身值钱,甚至要是融化铜钱去铸铜钱,还能更值钱,铜钱里含的铜甚至超过币值,这才有后来的省陌,直接按铜钱的本身价值算,不用按币值算,因此一贯钱,实际只有七八百文,因为七八百个铜钱就能值一贯钱了。


现在朝廷搞的这套元宝钱,一个铜钱能当二当五当十甚至当二十,这相当于实际上铜钱贬值了。朝廷的金币,更是只有实际价值的八分之一。


很多东西都是有市场规律的,若是乱来,肯定要出问题。近的有去年的挤兑风潮和通货膨胀风波,往远了说,有王莽改制的各种币制改革,不但货币总类多,同样也有高面值低实值的情况。


王莽和太上皇的币值后来可都是出了大问题的。


“要抑制诸侯,不如朝廷现在就开始停止铸造元宝币,开始发行新币,这样铸币利润大减,也一样能遏制诸侯从中得利,而且还有助于安稳市场。”


承乾想了想,现在市场挺好的,若是就此放弃元宝币,张超固然赚不到那么多钱,可他不也赚不到了吗?


他直接收回铸币权,那所有的铸币暴利可就都是他的了。


高士廉还在劝,可承乾已经听不下去了。


“就算要改革钱币,也不急于这一时。朕先收回铸币权,然后等几年后,再发行新币也不迟,朝令夕改,也并不合适。”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