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片塞上江南。”张超看着眼前这片不可思议的阡陌农田,惊叹着说道。
河中总督兼火寻巡抚何厚德有些自豪的道,“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有充足的水源。再有陛下与朝廷的规划调度,十几年的大力移民开发,这才有了今天这塞外江南的景象。”
火寻,过去是昭武九姓之一,西域诸国之一。位于乌浒水下游。
昭武九姓又称为粟特人,而粟特人是大月氏的后裔。汉代时大月氏有一部份人西迁,最后来到了乌浒河与卡拉套山之间的这片绿洲、草原交错之地,与当地土著交互融合,最后形成了昭武九姓粟特人。
对于那些大月氏人来说,他们的后裔能够有机会在粟特区形成血缘印记明显的九个聚集区,也与这里的地缘特点有很大关系。
那些分布于各个河谷的绿洲农业区,天然就具有独立性。有沿有强大的政权将之统一时,这些具有相同民族背景的绿洲,在政治上也很容易成为相互独立的国家。
按中原记载,这些大月氏人的后裔,称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以前被分为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九个国家。
其中康、安、曹、米、何五族,分布于撒马尔罕,也就是泽拉夫尚河中游一带;戊地则在布哈拉一带,也是就泽拉夫尚河下游绿洲;
塔什干所处的奇尔奇克河绿洲,属于“石国”之地,后来历史上引发怛罗斯之战的国家;
而史国则占据了卡尔希河流域最有可能成为绿洲的山前冲积扇地区。也就是帖木尔的故乡“渴石”地区。
九国之中,火寻算是比较特别的,他是独立于昭武体系之外的国家,这个同属于大月氏后裔的国家,他的位置在乌浒水,也就是后世阿姆河的下游地区。
那是一块低地腹地,不像其它同根生的兄弟部族那样可以背靠天山山脉。
而且从地理板块上来说,火寻国也不属于粟特板块,他属于中亚河中地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阿姆河下游及三角洲地区。
在中亚,低地几乎意味着沙漠,要想在一条河流的下游地区立足,建立一个能够对抗周边国家的政权,是极为困难的。
而火寻国能够在阿姆河下游立足的基础,就来自于阿姆河充沛的水量。
在包括了草原地带的中原地区,由天山、葱岭、兴都库什山脉这三大高地,合力集水打造出来的阿姆河流域,所蕴含的水资源潜力是极为具大的。
尤其是如今这里还没经过过度开发,每年的流量极大。
其年径流量甚至是中亚排名第二第三位的另两条大河锡尔河与伊丽河的总和。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加上相对较低的纬度,让这里水资源、光热资源极为丰富,拥有着中亚最好的农业中心潜力。
除去天然受山地庇护的中上游地区,穿越沙漠之后的阿姆河,依然有余力在注入咸海之时,漫流出大片湿地,这也就是阿姆河三角洲。
实际上在北面的伊丽河与锡尔河注入巴尔喀什湖和咸海时,也同样因为流速骤减而沉积出了三角洲平原,可这两个三角洲并没有什么地位,一来是阿姆河水量更大,形成的三角洲平原休量也更庞大,二来阿姆河三角洲的气候环境也更加适宜进行农业开发,一年的无霜期达到两百天。
正是鉴于这两点,当初张超亲自定下了的西部大开发国策里,就有专门的乌浒水三角洲平原农业中心开发计划。
远离高山,体量巨大的三角洲平原,地理上有些孤独,与依附于天山的阿姆河中游和锡尔河中游相比,不在东西方贸易商路之上。
荒漠和咸海环绕的阿姆河三角洲,过去也因此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发展,火寻国过去独占此地,却也只是一个中亚三流小国,过去臣服于突厥、波斯等国。
那片巨大的三角洲,火寻人以前并没有怎么真正的开发他们。
但大华进入这片三角洲十二年,却已经让这里翻天覆地。
一个个的军屯农场、国营农场,甚至是许多移民们的农庄,朝廷投入巨资规划修建的引水渠,甚至是疏通乌浒水使之成为运河。
兼之朝廷将这里打造为河中地区的中心,用做监视、对抗阿拉伯人的前沿阵地桥头堡,让这片地区,反成为了昭武地区中后来居上的地方。
这里常年驻扎着许多jūn_duì ,到处都是军堡和农庄,并有许多军工、民用工坊企业。
本来孤立于荒漠之中,孤独无险。
可就因为大华帝国的全力开发,使得这里成为帝国西北边陲的一颗明珠。这个农业中心,甚至还成为了一个工商贸易中心,这里生产的粮食,甚至已经能够满足整个河中道的军民需求。
近几年,阿拉伯人越来越嚣张,越来越狂妄,这也让大华不断重视河中这块前沿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