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四部作品之外,俄罗斯的“烈日灼人(burnt。by。the。sun)”,法国的“亲爱的日记(dear。diary)”也都有十分不俗的评价,最重要的是,目前戛纳电影节还有三天才结束,之后还有会什么精彩的作品出现,依旧无法预测。届时这个平均分排名说不定还是会发生变化。
可以看得出来,今年戛纳电影节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佳片云集,竞争格外激烈。
“低俗”在媒体的一片盛赞之中,依旧没有能够表现出绝对的统治力,这也是电影节的一个特色:经典佳作层出不穷,你永远意识不到明天是否会出现一部惊艳影史的作品。
尽管“低俗”没有能够在媒体评分上称王,但一方面也是因为“低俗”的影评数量远远超出竞争对手,某种程度上也是拉低了平均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客场作战的因素,目前最受追捧的“红”是意大利作品,“玛戈皇后”则是法国作品,相对而言,来自中。国的“活。着”和来自美国的“低俗”自然就处于劣势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热必死”这样的定理在戛纳电影节往往都是十分灵验的,由于评委会评选制度的特殊性,媒体评分并不具备绝对的参考价值,所以最终奖项的走势依旧是扑朔迷离。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不喜欢“低俗”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正如罗杰一埃伯特在自己的影评中所说,“低俗”的剑新和大胆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喜欢的人推崇至极,厌恶的人则会鄙夷无比。
法国的老牌专业电影杂志“正片(positif)”就对这部电影不敢苟同,“担任编剧兼导演的昆汀一塔伦蒂诺似乎一直在强调属于他自己的风格,希望对影片加入更多的个人影响,这就导致了电影的某些片段——特别是涉及到了血腥暴力和同。性。强。奸的内容,带来了强烈的不适感,就好像是在直接攻击社会上那些害怕失去名誉的公众人物一般,期待从冒犯这些‘公众人物’的桥段上带来剑意和新奇,但结果却导致了激烈的恶心反应。
也许这不是种。族。歧视或者大屠杀之类具有强烈道德谴责的作品,但其主题和立意也必须遭受批判,令人无法苟同。”
不仅是“正片”,来自意大利的杂志“电影(fiim)”也是如此,这本杂志在意大利的地位就如同“电影手册”之于法国一样,曾经是战争之后新现实主义诞生的土壤。
“‘低俗’杂乱无序地将无数暴力血腥场面拼接起来,除了电影叙事结构上的新奇之外,整部电影就如同作品名字一般,只是在二手书店角落里隐藏着的低俗,记载着不堪、低俗、下。流的无聊文字,不知所云之余,乏善可陈。”
这两本专业杂志对“低俗”并不看好,更是将其批判地一无是处,但是“正片”对“玛戈皇后”推崇备至,“电影”则对“红”送上了绝对赞誉,从这里就可以隐约看出,除了杂志各自的审美取向之外,国家地区的竞争意识也肯定是有些许影响的。
当然,最重要还是因为欧洲本身就是艺术电影的领域,比起“低俗”这样充满黑色幽默、将电影当做娱乐手段的电影来说,显然“活着”这样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深层社会意义的作品,才更加符合欧洲媒体的审美标准。
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来就是如此,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任何人都有权利对一部电影发表看法——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所以“低俗”的负面评论也并不意外。除了专业媒体之外,“低俗”也成为了戛纳电影节上最热门的话题,许多电影人在接受采访时,也都会被提及这部作品,他们自然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未完待续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哈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全部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