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罗杰在这篇洋洋洒洒的影评里对整部电影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对而言,对于电影本身的成品质量却没有提起太多看法,不过罗杰在影评的最后还是专门对雨果的演出给予了高亮赞誉。
“在这部作品之中,雨果-兰开斯特展现了他日渐成熟的演技,他往往能够用一些看似简单甚至无聊的小动作将角色不动声色地勾勒起来,而那双动人心魄的眼神更是沉浸了脑海里无边无际的情感纠葛,让观众不由自主就坠入那双眸子的深渊之中,细细品味着那错杂的情绪。
不同于‘辛德勒的名单’里骇人锐利的形象,也不同于‘七宗罪’里谈笑之中杀人于无形的形象,雨果这一次在‘死囚漫步’里展现了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形象——每个人眼中都会呈现出不同面貌的人物。在观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对马修的看法,不尽相同,但脑海里的反思波长却是相似的。
作为一名演员,兰开斯特再次用他的出色实力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在这篇影评里,罗杰给出了高达九十二分的评价,并且在四星满分之中给出了三星的推荐,显然对“死囚漫步”充满了信心。
正如罗杰所说,“死囚漫步”有两个核心思想,一个是马修,一个是死刑,而这两个核心话题都十分错杂,几乎每个人看过电影之后,都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赞美,有人咒骂,有人思考,有人鄙夷……这种在大脑里引爆的反思狂潮,正是电影的精彩之处。
比起导演通过煽情、说教等手法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观众们,蒂姆-罗宾斯的客观视角无疑将“死囚漫步”这个争议题材的讨论性推向了新高,这也是电影存在的魅力之一。
除了罗杰-埃伯特之外,几乎所有观看过“死囚漫步”的观众、记者和影评人们都陷入了沉思,在“死囚漫步”的首个点映周末,诸多讨论烽烟四起,将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洛杉矶时报”的尼古拉斯-麦克伦继“七宗罪”之后,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讨论焦点。尼古拉斯以“恶行发生之后……”为标题撰写了一篇评论——不能算是影评的影评。
“让我们想象一下,今天在‘洛杉矶时报’的头版头条阅读到这样一条新闻:一对年轻男女在树林里约会,两个不良社会青年绑架了这对情侣,残暴地殴打男青年并且枪击致死,之后又轮。奸了女青年,接着挥刀狂刺了十七刀之后,实行了枪决。
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会愤怒,我会恶心,我会颤抖,我会因为这个恶行而情绪失控,我也会因为这个社会不断滋生的罪恶而感到失望,也许我会称呼那两个不良青年为恶魔、为禽兽,只希望法律能够尽快判决,给予这两个恶魔应有的惩罚——死刑。
想必,和我有一样反应的民众并不在少数——即使是反对死刑,也势必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法律其他方式的制裁。
这就是社会现状,面对恶性犯罪时,我们总是一阵错愕之后被愤怒占据大脑,面对那些违法法律之余还严重触犯了道德底线的犯罪行为,我们往往会不惜一切地想要惩治罪犯。这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但很多时候,在愤怒情绪的背后,我们却忽略了太多细节,或者说我们拒绝去注意这些细节,拒绝去同情那些恶魔。
‘死囚漫步’给予了我们一个不同的角度,通过修女海伦的视角,我们看到了恶性案件的背后,不同人的苦痛不同人的悲伤不同人的煎熬。
在故事的开始,马修就以恶魔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他就是令所有人都厌恶、排斥、愤怒的那个禽兽。没有人愿意帮助他,甚至包括了监狱的神父。修女海伦却站了出来,不是因为她相信马修是清白的,而是因为她相信,马修作为一个人,他依旧拥有尊严,而她应该尊重马修的尊严。这一份尊重,赢得了马修的信任,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恶魔背后的真实故事。
当马修被判刑之后,虽然法律依旧保护他的基本人权,但事实上他已经被主流社会所抛弃了,每个人都希望他早点被处决。可是人们却忽略了,马修之所以会犯罪,就是因为他一直都是社会边缘人,社会从来就没有给予过他一席之地,更不要说公平的待遇了,卡尔的威胁只是让大坝决堤的最后一丝力量罢了,即使没有最终这个恶行案件的爆发,马修也是被社会所抛弃的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