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民国之文豪崛起> 451【闲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51【闲谈】(2 / 2)

“哈哈,大家都在啊,亦农(张奚若)呢?”徐志摩爽朗地笑起来,把烦心事都藏在心里。


林徽因解释说:“亦农今天有事,恐不能来。”


张奚若、徐志摩和金岳霖在美国时就认识,多年的老朋友了,老徐交游还是很广阔的。


“来了,来了,刚把事情办完就来了!”张奚若快步走进客厅。


张奚若是个政治学家,外号“棱角先生”,一辈子说话做事直来直去。他给辛亥革命买过军火,当面痛斥过老蒋搞独裁,也给解放军带过路,保护过京城古建筑,还给新中国起了国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位先生也算是时代的见证者。


张奚若的思想观点很对周赫煊胃口,比如在《****与中国本位》一文中,张奚若主张有选择性的接受西方文化价值。


如今国难当头,太太家的客厅也没心情风花雪月,而是讨论着中日关系和抗战的问题。


胡适首先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中央和地方都没功夫抗日。九一八事变,还是得靠外交手段解决。”


张奚若可不给胡适面子,当众反驳道:“如何靠外交解决?弱国无外交,所谓外交手段,不过是摇尾乞怜而已。现在的当务之急,该当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从二人的对话当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胡适偏软,张奚若硬得很。他不服就是干,以后不但怼老蒋,还要骂太祖。


所以到七七事变前夕,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胡适和张奚若做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反应。


胡适深感中国的对外无力,害怕华北变成第二个东北,因此主张用热河省换取华北的安宁,他认为中国抗战是没有希望的。而张奚若呢,则大声疾呼要求抗战,而且指名道姓地怼宋哲元(华北当局负责人),导致《独立评论》停刊数月之久。


当然,胡适只是性格软弱,他那颗爱国之心不容置疑。后来淞沪会战破灭了日寇三个月占领中国的野心,顿时让胡适看到抗战希望,从此变成积极的抗战派,还奉劝不过汪兆铭等汉奸不要乱来。


此时此刻,胡适和张奚若争吵不休,一个坚持认为应该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东北问题,一个坚持认为只有奋起抗战才是出路。


林徽因突然问周赫煊:“周先生是什么观点?”


周赫煊苦笑道:“我的观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南京政府和地方军阀怎么看。东北在短期之内,是肯定无法收回的,而日本消化东北也需要时间。鉴于国内混乱的局面,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积极寻求列强帮助。”


“列强哪有好心?”张奚若愤懑道。


周赫煊解释说:“首先是要跟苏联恢复邦交关系,日本人侵占东北,可不仅侵犯了中国领土,还侵吞了苏联的中东路,并且给苏联的远东地区带来极大的军事压力。”


胡适眼睛一亮,笑道:“对,应该和苏联恢复外交,这个办法很好!”


张奚若摇头叹息:“由于苏联的政体原因,一直被欧美列强所忌惮。南京政府又是亲美的,恐怕跟苏联谈不到一起去,最多也就是象征性恢复邦交。”


“联盟当然不可能,但恢复邦交却必须去做,以后世界格局不管如何变幻,中国才有左右腾挪的余地。”周赫煊说。


张奚若点头道:“这话说得对,必须长远打算。”


周赫煊叹气道:“要我说啊,其实希望日本早点全面侵华。不到为难的局面,国人根本无法团结一致。而日本一旦全面侵华,以它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撑这么浩大的战争,中国胜利是迟早之事。”


“你疯了?还盼着日本早日全面侵华!”胡适目瞪口呆地看着周赫煊。


其他人也纷纷侧目,只有张奚若默然不语,似乎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可能性。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