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几名商人对自己颇为认可,书生便高兴的把自己知道的很多详细的情况都告诉了众人,顿时,让众人对普及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而像这样喜欢显摆的书生,在大唐还是有很多的,他们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把李安的思想快速的传播了出去,让全大唐的没文化之人,都了解了普及教育的好处,并对此事拍手称快。
这其中,最让普通人拍手称快的事情,自然是朝廷提供经费了,如此一来,他们的孩子去学习认字,就不用花费一分钱了,而且,据说对于学的好的孩子,还能给予额外的奖励,也就是说,孩子学习不但不用花钱,学的好的话,还能额外获得一笔不菲的实物奖励,这么好的事情上哪儿找去,如此,所有老百姓都会支持这个普及教育的,而只要老百姓都去支持这个政策,那么一旦通过,执行的时候就不会遇到什么阻碍了,会非常顺利的执行下去的。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上学不用花钱,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而对于一些财力雄厚的商人来说,功德碑显然很有吸引力。
因为有些商人太有钱了,但商人在大唐的地位比较低,甚至会被人看不起,地位远远不能与德高望重的读书人相比,这让很多财大气粗的商人颇为失落,如何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对于很多有钱的商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事情。
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历史上的很多有钱大商人,都会去做一些慈善事业,用自己手中的钱去救助穷人,从而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很有爱心的好人,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现在,李安所提出的普及教育需要大量的经费,朝廷自然是要负担一部分的,可若是商人愿意资助这个学堂的全部运营费用,那么,这个学堂就可以用这个商人的名字来命名,若是支持一部分,则可以记录在学堂的功德碑上,让后人永远敬仰。
在一个人没钱的时候,总是会拼命的追求金钱,为了金钱什么都顾不得了,而在一个人拥有了很多金钱的时候,就会开始注重名誉了,就会把名誉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了,为了名誉,牺牲所拥有的部分金钱,这对于很多大商人来说,是非常值得的事情,而偶尔做慈善所积累的名誉,如何能与资助一个学堂相提并论,要知道这个被资助的学堂,将会以商人的名讳来命名,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日后只要有人经过这个学堂,看到了学堂的名称,就会想到这个商人,这面子老大了。
商人重利才是根本,可钱太多了之后,就会开始注重名誉了,毕竟,钱太多也花不完,倒不如用这些多余的钱财来提高自己的名誉,人的一生追求,无非名利二字,商人赚够了利,就必然要追求名,而且,在很多时候,名也能带来利益,从而促使商人得到更多的利。
比如一个有钱人,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搞慈善,把自己包装成一名大善人,这样在提高了名气之后,人们就会认可这名商人,或许会为了此事而专门去购买这名商人的产品,从而让这名商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可谓是真正的名利双收了。
人活着就是为了名利,既然可以名利双收,那么,又有谁能够抵挡名利双收的诱惑呢?所以,功德碑和命名权提出之后,马上就有不少商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权贵和家境殷实一些的官员,也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出资弄一个学堂。
钱多有实力的商人,自然可以独自资助一所学堂,而实力较小的商人,为了所谓的名气,也会略尽绵薄之力的,他们会选择组团资助,或者跟随在大商人的身后,大商人资助绝大多数,他们则提供一部分资金,如此,学堂的名称自然由大商人说了算,但功德簿上也会有他们的名字,如此,他们也算获得了一些名气,而且,因为是紧跟着大商人的身后捐助的,如此,他们也算是自己人了,以后在生意方面,肯定会得到一定照顾的,会混的更好的,总之,是绝对稳赚不赔的,所以,只要一个行业的领头人做出了表率,那么下面有利益往来的小商人,多多少少都会表示一下的,否则,以后遇到大商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而这一切也正是李安非常愿意看到的,只要有这些商人群体加入,那么,朝廷国库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推行全面普及教育的阻力就会再一次减少,说不定几个月之后,就能开始在京城率先实施。
李安觉得,就以京城富豪级权贵和商人的人数,所有的学堂几乎都不用朝廷出资,这些大商人都用不完,甚至,有一些大商人或许都抢不到资助学堂的名额,如此,也就只能去别的城池资助了,甚至去贫苦的乡间资助。
对于这些大商人来说,资助学堂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收买人心,在商人完全出资建立一个学堂的过程中,肯定不会忘记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可以通过适当提高教学人员的收入,多与名下学堂的孩子们交流,有空的时候,送些礼品给这些师生,以此来打动这些人,用这些小恩小惠来博得学堂师生的好感,尤其是博得孩童的好感最有意义,这些受人恩惠的孩童,一辈子都会记得资助自己的大商人的,或许有一天这个大商人会遇到麻烦,而这些被他资助,受他恩惠的人,说不定能在关键的时候帮上忙,帮助这个大商人躲过最大的危机。
略微投入一点资金,就能收获一大群人的忠心,这对于大商人来说,真的是太有吸引力了,即便不是所有人都有感恩之心,但只要能得到一个人的忠心,那也是没有白投资。
为了让商人们踊跃资助办学,李安首先自告奋勇的建立了一个学堂,也就是传音学堂,预计招收周边千余数量的贫苦孩童,而李安的动作刚刚开始,大唐报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报道,这下更是让某些对功德碑念念不忘的大商人,更加的蠢蠢欲动了。
好多大商人组团去相关衙门询问消息,并表示自己可以为大唐的教育事业略尽绵薄之力,而因为此事尚在讨论之中,所以,自然没法给这些大商人一个准确的答复,这让大商人们感到颇为遗憾。
不过,这些大商人是不会等太久的,李安已经联络了朝廷的多个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此事,而且,也已经说服了很多权贵,从利益和必要性的角度,指出推行普及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让权贵们认识到自己之前的愚昧和错误,进而选择支持李安,支持大唐的普及教育事业,让所有孩童都能学习最基本的文化。
这么大的事情,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了,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了这个事情,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普及教育,如此,住在皇宫之内的皇帝自然也不可能不清楚了,在刚听说普及教育的时候,皇帝还有些生气,觉得李安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不尽快搞定万里传音,居然在搞这些事情,可随着对事情的持续关注,慢慢的就觉得李安做的是对的,普及教育的紧迫性丝毫不弱于万里传音,这是百年大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