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这段时间接到的奏疏几乎都是两线的战报,天竺的用兵持续而稳固,石元孙已经开始逐步减少从大宋国内运往的补给了。
除了弩箭和火药之外,他对粮食的需求大大降低,现在已经开始把吃不了的粮食囤积起来,这些粮食的来源自然是那些高种姓家中的存粮。
奏疏中写的很清楚,大军每征服天竺的一片土地,这片土地上的高种姓家中的存粮便“堆如山积”,即便是天竺人的jūn_duì 需要从后方甚至是百姓的家中劫掠粮食,这些高种姓也不会把粮食拿出来提供给jūn_duì 。
因为这些天竺的jūn_duì 没有钱,钱都在高种姓将军的口袋中…………
天竺人不知道什么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只知道应该按照原有的生活继续生活,战争到来的时候再去祈祷神佛庇佑他们的平安。
一个百姓放弃了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一个永远把自己放在国家之前的人所组成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
用石元孙的话来说就是:“国不国,民不民,上昏下乱,待宰如羔羊。”论证这句话最好的例子便是,五十万大军的天竺人在面对十几万宋军的进攻时居然节节败退。
随着那烂陀寺的陷落,宋军彻底不需要再为粮食的问题发愁了,这里的粮食很多很多,多到您石元孙发呆的程度。
堆积如山的粮食全部来自四周甚至是全国百姓的供养,当宋军把那烂陀寺这座亦庙亦城的庞大建筑详细的搜刮一遍后,石元孙便在第一时间上疏赵祯了。
当三才如同踩着风火轮冲向宫帐后,赵祯便看着手中的奏疏有些发傻,即便是他猜到那烂陀寺中的粮食和钱财很多的时候,他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惊人。
据说发现金银的士兵被一块金疙瘩砸断了腿,这些金疙瘩是大量金饰熔炼而成的,为的是给寺中的佛陀镀上金衣。
没有人知道这些黄金来自何处,甚至连寺中的僧侣也不知道,他们只是知道这些黄金都是来自整个天竺百姓的供奉,一点一滴的供奉。
赵祯缓缓的合上奏疏,边上的三才已经颤抖的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颤声道了句:“官家,这算不算是祥瑞?”
赵祯想了想,最后无奈的点头道:“还真是祥瑞,谁能想到天竺的僧人居然在那烂陀寺中藏有那么多的黄金,石元孙粗略估算大概有几万斤!”
“官家,天竺人这么有钱为何会被咱们大宋打成这样?”
三才这记马屁拍的刚刚好,赵祯笑了笑:“若是把咱们大宋民间的金银都集中起来,能把朕的皇宫给铺满你信吗?”
三才连连点头:“奴婢当然信,奴婢可是见过那些豪商之家的,里面的银器已经算不得是顶顶好的东西,金器随处可见嘞!”
君臣二人正在享受飞来横财带来的快感,边上的包拯已经凑了过来,显然他是知道了奏疏的内容。
这种加急军情的奏疏想要从三才手中传递给赵祯,必须经过中枢用印,尤其是加急军情更是如此,这是为了中枢可以提前知道军情而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