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宋军完全可以在吐蕃人出现的时候使用火炮进行攻击,但却并没有这么做,为的就是测试火炮对激动力量的打击能做到什么程度。
溃兵更加散乱,更加激动和难以捕捉,火炮要追踪他们就需要不断的改变方向,但有一点并非是后世人们想象的那样,火炮距离及远,角度稍稍变化便会改变远处的射击方向。
火炮对方向的改变要远比骑兵的机动速度更快,更为关键的一点,宋军不是一门火炮,而是拥有数百门!
对待这些机动的骑兵,不是一门火炮在瞄准,相反而是数门甚至是数十门在瞄准,即便是有一半的火炮射偏了,但另一半火炮也会毁灭他们。
赵祯再次见识到了火器的伟大,边上的三才已经看呆了,他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场面,一阵阵的轰鸣使得溃散的吐蕃jūn_rén 仰马翻。
火枪不断的发射,噼里啪啦的声音就没停下来过,这和传统战争完全是两码事,不光吐蕃人被打的魂飞魄散,便是宋军自己对手中的火器也充满了敬畏和恐惧。
后装枪的恐怖就在于其精准度以及射速,采用米尼弹和膛线的火枪几乎已经和栓动火枪很相似了。
万人的火枪队组成专门对付吐蕃人的军阵,层峦叠嶂阵法严谨,且攻守兼备,即便是如此边上的王韶依旧不满意。
而此时格物院火器司的匠人却颤颤巍巍的到了赵祯身边,把一个大胆的设想上呈给了赵祯,后装火炮…………
赵祯在看到后装火炮的设计后便知道这东西根本就没用,还只是一个停留在图纸上的简易思想,若是要付诸实践,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长期的等待,但这却是值得的事情。
“官家,火枪既然能进行后装发射,那火炮也是自然可以的,一旦火炮能做到后装发射,无论是射速,威力,还是射程都将更上一层楼!”
身为格物官的桥文显有些忐忑,同时心中又有些焦急,这是关乎火器的大事,一旦官家定夺,火器司就能继续对大宋的火炮进行改良,这是国之重器来不得一点马虎和松懈,他桥文显比谁都知道火器的厉害,也比谁都知道火器投入到战争中的强大。
赵祯缓缓合上手中的简图:“后装火炮自然是应该比前装火炮要来的好,但一个重要的问题难以解决,朕觉得眼下咱们大宋怕是解决不了,还是那个老问题,气密。”
桥文显愣在原地,气密一直是火器司的头等难题,这几年来想了无数的办法才把火枪的气密克服,但他知道火炮和火枪虽然原理一样,但实际上却相差甚远。
大量的实验证明,大宋的火炮要比火枪难以控制的多,而且不光气密,还有一个大难题同样摆在自己的面前,材料问题。
大宋已经使用火棉来逐步取代火药了,火棉取代火药的好处便是威力大,无烟,但坏处也随之出现,对火器材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眼下大宋的火炮已经是纯铜的炮身了,铸铁炮根本就不敢用,火炮之所以铸造成一体的,就是因为一体铸造的火炮强度要高得多。
王韶对这件事漠不关心,不是他对火器的强大不在乎,而是没有用,他是指挥作战的统帅,而不是格物院的匠人,他所要做的便是把眼下大宋有的,能够投入到实战的火器掌握的透彻,而不是对没有出现的武器进行琢磨,这样只会让人变得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