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求活在金朝末年> 一零一章:锁子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零一章:锁子甲(1 / 2)

有了拉丝机,制造锁子甲就没有了技术瓶颈。


对于古代的锁子甲制造技术,本身就以复原古代盔甲赚钱的陈宪当然十分熟悉。


锁子甲的制造,除了拉丝和编织比较麻烦之外,基本没有什么技术难度。


传统的锁子甲工艺生产分为:拉丝,缠丝,斩断,缩径,压扁,打孔,编织铆接。


拉丝,就是铁丝的拉制。


缠丝,将拉好的铁丝缠绕在一根固定直径的铁棒上。


斩断,用錾子将螺旋形缠绕在铁棒上的铁丝沿着一条直线斩断,形成许多个带螺旋形的小铁圈。


缩径,将螺旋形的小铁圈强行通过一个入口大,出口小的圆孔,在铁圈强行被挤过圆孔的过程中,铁圈的直径会被圆孔的内壁挤压收缩,直径变小,同时铁圈接头处会因为直径变小而互相交叠。


压扁,用专用的小工具将铁圈接头交叠处压扁,形成一个延展开的铆接面。


打孔,用特殊的钳子,在铁圈交叠的铆接面上“咬”出一个铆接用的小圆孔。


编织铆接,将加工好的扎甲环圈按照需要的顺序互相串联,用小铁钉穿过铆接面上的小圆孔,将环圈接头互相铆接起来。


这些工序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拉丝,而人力成本最大的则是编织铆接。


陈宪之所以招募那么多的女学徒,一方面当然是为了平衡性别,另一方面,这些女学徒就是陈宪准备用来编制扎甲和锁子甲的劳动力。


拉丝机的原理并不复杂,就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将粗铁条从拥有高强度材质的喇叭孔中强行牵拉通过,从而达到收缩铁条外径的目的的一种工艺手段。


在这个时代来说,拉丝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是动力问题,拉丝需要的力量较大,如果依靠人力,效率难以保证。


第二个问题,是解决拉丝板的强度问题,这个最容易,铸造的生铁模板就能满足熟铁的拉丝要求。


第三个问题就是多次拉丝后,铁丝硬度变大,拉丝难度变大,容易拉断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曾经长期困扰古代中国的拉丝工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经过多次拉丝后的铁丝进行退火,消除拉丝产生的内应力。


为了解决动力问题,陈宪设计了一套铰链机构,他用铁棒,铁板,铆钉,螺丝制造了一条类似软梯一样的链条,然后将这条链条缠绕在两个铸铁齿轮上。


两个齿轮,一个由水轮机轴带动,一个安装在深埋地下的铁架上,在水轮带动的主动轮的牵引下,链条和从动轮回跟着缓缓转动。


陈宪将拉丝机的铁架深埋固定在从动轮后面,工作时,将铁丝头穿过拉丝孔夹在一条铁链一端的夹具上,铁链的另一端安装有一个铁钩,拉丝时,将铁钩钩在链条横杆上,随着链条的运动,链条横杆拉动铁链,铁链对铁丝产生拉力,从而完成拉丝。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