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其它综合>天可汗> 第六卷 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三十九章 亲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卷 佩声归到凤池头 第三十九章 亲王(1 / 2)

正当薛崇训心情有点烦躁,刘安却哈哈笑起来。薛崇训皱眉道﹕“有什幺好笑的?”


刘安笑道﹕“那崔侍郎与少伯的交情比得上薛郎?我听说当初崔侍郎待门人并不甚厚,而且少伯离开崔府,是因崔侍郎的夫人发妇人脾气。因为这幺点小事便义绝,我看不出崔侍郎对少伯究竟有多少恩义。就算如此,如今少伯也念及旧谊,不顾牵连谋逆中去祭奠故人,何故?”


薛崇训默然。


刘安又道﹕“崔侍郎世家出身,从京师到地方,多少旧交好友!而今一朝零落,人们撇清关系还来不及,谁为他说话?又有谁为他祭奠?人情冷暖,到最后了敢当众为他哭的人竟然只是一个曾经被扫地出门的门客!少伯既然对崔侍郎都能如此重情重义,那与薛郎既是主幕又是好友,薛郎还信不过他的为人?”


薛崇训怔了片刻,很快也露出了笑容﹕“起先那李鬼手来让我有些生气,便未多想,刘侍郎这幺一提醒,我倒是豁然明白过来,哈哈,确是如此!”


……


待王昌龄回来之后,薛崇训便没提那事,二人和好如初。时鲍诚在招募兵勇,刘安在清查黄河大仓及洛阳府库的钱粮,宇文孝王昌龄等人在定制俘虏文武将官的初级卷宗,薛崇训也在过问人事,事情还有点多,暂时没有回朝的安排。


就在这时长安来了官文,让薛崇训早日班师回朝让有功将士接受封赏,但薛崇训想趁洛阳暂时权力真空的机会安插自己人,扩大势力,便借口处理战后问题一拖再拖。


这幺一来长安朝廷里有人心里还隐隐有些担忧﹕河东王手里几万精锐,还有系人马控制jūn_duì ,驻守潼关管理后勤线的将帅也是太平党一系。手握重兵之下迟迟不交兵权,他想干嘛?


自然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薛崇训会造反,既无必要也不容易成功,他为何要铤而走险?但是重兵横在关中大门口,总是让人们心里凉飕飕的……


大伙自然都希望薛崇训早点把兵权交回兵部,遣散大军分驻各地。这时有官员在左相面前说﹕“河东王破敌十万,有大功于朝廷,但朝里却未说如何封赏,他可能心里不服。”


左相陆象先是个厚道人,听罢便脱口道﹕“薛郎已是食封五千户的郡王,还要如何封?难道要封异姓亲王、万户侯?”


进言者道﹕“论功行赏而已,众人皆赏,唯独对主将不问不理,如何叫人心服?”


陆象先沉吟道﹕“薛郎虽三代与皇室联姻,终究是异姓……这事儿我到政事堂说说,听诸相公是何意见。”


政事堂七个宰相始终没法拧成一股绳,大事总是在扯皮,左相陆象先够威望,可不够魄力决断,其他人威望和实力都没法慑服众人。这事儿也是一样,有人反对有人赞成。


好在相公阁老们倒是明事理,没人说薛崇训拥兵自重在威胁朝廷,因为大伙都明白这时薛崇训根本不可能反叛朝廷。他现在无论是功劳还是地位都几乎达到了非李姓王侯的顶峰,也没人要对付他,有啥必要孤注一掷?


大伙说不到一块儿,而且封王封侯本就应该是皇帝说了算的事儿,最后只得上书。李守礼是不管的,只有让窦怀贞去宫里头问高皇后。


高皇后本来有心参与朝政大事,但这会又是棘手的问题,她也拿不定主意,久久没有表态。


众人猜测高皇后的心思应该是怕薛崇训功高震主,地位太高之后无人制衡。这时鱼立本又找了机会进言。


初时高皇后以为鱼立本是说薛崇训的事儿,不料他左顾而言它,说起了另外的事﹕“上次听说左相在政事堂提议立太子呢,诸相公都很赞成,娘娘可知此事?”


高皇后不动声色,点头以示知晓,没有表态只是听着鱼立本究竟想说什幺。


鱼立本躬身站在御座之侧,左右看了看,宫人都在栏杆下面远远地站着,他便低声说道﹕“如立国本定是立长,何况娘娘没有子嗣。宋王(去年封的亲王李承宏)年长,应为太子,就算不是宋王,也有许多亲王郡王有名分。相公们欲督促陛下确定储君,无非是想以此让太子监国,稳定朝局……届时太子的生母被娘娘压了一头可是心服?娘娘和太子又如何相处?”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