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崇训一面叫人赐坐,一面低头思索。这时杜暹的屁股刚刚坐到腰圆凳上,薛崇训脸上的笑容还在,用轻松的口气说﹕“你今天气色不太好啊,怎幺?是担心河北的事办不成?”
杜暹忙站了起来﹕“臣自营州回来在反思,当初太过心急,导致方略推行不利。臣有负陛下信任,当负全责。”
薛崇训微笑道﹕“河北的事已经让张五郎去了,你不用再管。当初的决策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无论发生什幺事无论派谁去,朕一定会善始善终。”
杜暹不动声色地观察薛崇训的神情,却什幺也看不出来,但他依然安心了不少。薛崇训话题一转﹕“今天召见你,并不是谈河北修长城的事,也不是营州。吐谷浑主动请旨联兵入吐蕃,帮助末氏打赢春季逻些城的攻势,朕想知道你有何见解?”
先说河北安他的心,之后提到吐蕃,杜暹一琢磨明白了皇帝又想让他去西北带兵。他马上就顺着薛崇训的心意说道﹕“逻些城穷兵黩武之心不死,迟早是要与我大晋兵戎相见。与其放弃割据吐蕃半壁的末氏,不如趁早一战!臣的主张是答应伏俟城所请,联兵决战逻些城。只是……军费耗费,朝中大臣恐怕多有微言。”
薛崇训听他说得干脆爽快,心中大喜,到底是自己没登基之前提拔的嫡系,用起来顺心得多。薛崇训便道﹕“你可愿意去打这一战?如果得胜归来,朕封你做兵部尚书。”
杜暹吃了一惊,初时还以为皇帝就是随口这幺一说,要知道六部尚书都是政事堂的宰相在兼任,和内阁学士没什幺关系,忽然说承诺封尚书,杜暹
不免觉得难以置信;片刻之后他又意识到皇帝是不可能信口开河的。他意识到此事干系重大,一时间嘴里像堵了袜子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受召见后杜暹是鱼立本带进来的,中途二人一面走一面闲聊,从鱼立本那里听了件不大不小的事,就是年轻人萧旦被提拔为四品军器监的那事儿,之前皇帝承诺过的,鱼立本说天子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这会儿杜暹脑子里有点乱,就想起那通话来……这幺一琢磨薛崇训是真打算让他做尚书?
刚才薛崇训说那幺一句话,语速比较快口气也很平淡,但书房中的杜暹和鱼立本脸色都变了,姚婉也忍不住转头一连看了几眼。河中公主不知道回过神来没有,没什幺反应。
这时薛崇训收住笑容,正色道﹕“从西北抽调五万精兵南下,牵动我大晋朝半壁防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满朝文武,朕都考虑过一遍,唯有杜将军用兵最让朕放心,这张兵符恐怕只有你来接了。”
杜暹这时候总算是回过神来了,天大的机会就摆在面前还有什幺好犹豫的?他果断地跪倒在地板上,一拂袍袖上半身全部伏在地上,腔调清楚地说道﹕“蒙皇上垂爱信任,受此差遣老臣报万死之决心,若战败当弃尸吐蕃以匣盛颅回长安向皇上请罪!”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薛崇训转头对姚婉说道,“马上给杜将军写一道圣旨,封他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北庭、河西、陇右各镇兵马尽听其调遣,沿途官吏受其节制,违令者可先斩后奏。”
杜暹惊道﹕“此国家大事,臣未闻于庙堂上提及,这……”
“怎幺?朕下的圣旨什幺时候不算数了?”薛崇训道。
杜暹道﹕“臣失言,陛下金口玉言,自是一言九鼎。”
薛崇训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杜暹面前亲手扶起他﹕“朕说过的话,都是算数的。杜将军回去好生计划战事,其他的事不用多虑,朕在宫中自有计较。你只需把吐蕃兵打回去,让他们断了统一末氏的念头,便是奇功,朕亏待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