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晨间节目,时长有限,采访的最后,杜克又说道,“iax的每一个片盘只能拍摄三分钟,这三分钟还不能拍满,还要留有富裕,这种每三分钟就换一次胶卷的感觉就像小时候拍摄super8格式的影片,而且每一次更换的胶片,都要花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做后期处理。”
看着电视机中接受采访的三人组,史蒂芬卡拉格眉头紧锁,这部影片的票房和口碑简直太惊人了,尤其是后者,让他这个的铁杆粉丝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史蒂芬卡拉格就是去关注idb的评分和250排名,这直接导致他每天都很不痛快,在他和一批人的奋战下,终于降低到了97分,但的评分下降的速度却更快。
今早,的idb评分已经降低到了91分,就算是傻瓜也能看出其中有问题。
上个周末之前,的1分投票比只占据百分之一点四,现在却上涨到了百分之三点七,很明显有人在动手脚。
不用仔细去想,史蒂芬卡拉格也知道动手脚的是哪些人,一定是杜克罗森伯格和的脑残粉。
关掉电视机,史蒂芬卡拉格打开了电脑,趁着离去上班还有点时间,又群发了一封邮件,号召他所在的粉丝团继续加大攻击力度。一定要早日把从神坛上拉下来。
发邮件还不够,走出家门的时候,他不还不停的拨打电话。
“吉布斯,一定要发动你周围的人去给投票。记住!只能投一分!”
“米兰达,把你的朋友们都动员起来……”
与此同时,洛杉矶的一家公司里,诺曼希勒刚刚得到新邮件的提示,他打开看了一遍。不禁笑着点了点头。
“诺曼,我已经与芝加哥、西雅图、纽约、波士顿、费城、匹兹堡等很多城市的影迷协会负责人取得了联系,他们已经号召协会的成员们去idb投票了。”
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这是诺曼希勒的想法,从丢掉idb第一的宝座那天起,他就在等反击的机会,只是过往几年杜克的影片尽管不错,却没有再出现真正的神作,这次终于可以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了。
一场围绕着idb的影迷之争彻底爆发了。
随着爆炸式的开局,影片在idb的评分居高不下,最高时一度停留在匪夷所思的十分。无数的杜克吹也应运而生,这些人根本不管类似之类的影迷的反应,将奉为神作的同时,也在暗暗贬低其他作品。
的粉丝好不容易才把250第一的位置从那里抢过来,自然不肯拱手相让,他们继续使用以前的办法,在史蒂芬卡拉格等人的号召下,所有具有相应idb权限的人,纷纷去给刷一分,想要早日把这部影片拉下马。
从影十多年。杜克也积攒了大量的粉丝,像诺曼希勒这样的铁杆粉丝更是不在少数,特别是全美的大中城市,基本都有杜克罗森伯格或者爆炸狂魔影迷协会。在各个协会负责人的串联和发动下,数以十万计的粉丝如同潮水般扑向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把这部影片的评分刷低再刷低,让它再也无法对构成威胁,甚至拉到以下的位置。
虽然idb评分看似是一种最民主的方式。但一个简单的分数即使不用专业的水军出马,在一般影迷手中可操作的空间也极大。
影响idb的250分数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当然是投票人数。
在idb上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一部只有十几个人投票、看似并不怎么样的电影最初往往会拥有超高分——当然,这高分通常持续不了多久——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制作发行方的一种宣传手段。
所以榜单加入了投票人数以及只有活跃用户的投票才可计入排名的限制,以便最大限度保证250排名的公正和中肯。
在和这一等级的影片面前,这种限制其实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可以想象,当杜克的铁杆粉丝看完一部像这样华丽而充满激情的电影,在全身被狂喜所包围时,很难对电影质量做出更加清醒和理智的判断。而看完一部电影会在第一时间在idb投票的也大都是电影的铁杆,的分数在最初飙升到十分也是不难理解的了。
另一方面,也还有更为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因素作祟,在一片狂热的讴歌或者贬损中,大多数人很难坚持自己的判断。就来说在观众一片a+的好评的压迫和idb超高的叫好声中,大部分人都很难对它说“不”。
ps:求月票和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