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特殊石弹与普通石弹也没多大差别,都滴里滚圆。
但仔细一看就觉得这石弹的颜色不太对,不是普通石弹的那种青灰色,而是青褐色。
这青褐色的石弹乃是专门烧制的圆形陶球,且在陶球的顶部还开有一个狭小的开头,用包裹布帛的木塞塞住。
在发特殊石弹之前,两个砲组的组长都招呼着组员和砲组附近负责掩护的刀盾手到他边,从他手里各自领取一块白色的小布片。
这小布片呈长方形用三层麻布,布片的一头有一条半圆形的带子,另外一头则是两根单独的带子。
接过布片的士卒把布片往组长面前的水盆里沾一沾水,把布片沾湿后,也不顾会弄湿衣袍,急匆匆地把半圆形的带子挂在左耳上,用布片遮住口鼻,然后把另外一头的两根带子在右耳处打结固定。
若是后世大天朝来的朋友看到这个小布片绝对不会陌生。
对,这就是我们常司空见惯的口罩,大汉版的麻布口罩。
两个砲组和周边的刀盾手全部带上湿口罩,连前来督战的苟灵也没有例外。
然后,装弹手便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颗陶球,放在斗里,拔出开口的木塞,手指伸进开口掏摸出一根颜色发黄的绳索。
一旁早就有所准备的组员拿起火把把绳索点燃。
这绳索因为被硫磺水浸染过故而发黄,极为易燃,一经点燃就迅速蔓延,一直把火头引入陶球之中。
随即陶球里就冒出了一股极为刺鼻的黑烟,熏得装弹手都眯起了眼睛。
装弹手忍耐着刺鼻的气味,重新检查陶球在斗上位置,确保防止在中心,这才退后一步,向砲手举手示意准备完毕。
砲手毫不犹豫地放开绞盘,随着绞索上固定配重的力量失效,配重巨石往下急速坠落,带动杠杆另一头的斗高高抬起,把斗中的陶球抛向城头。
发完这一枚特殊石弹后,装弹手与砲手并没有一丝丝耽搁,继续装填下一发陶球和转动绞盘吊起配重。
而苟灵与两个砲组的组长却有空暇关注着这两枚陶球的飞行,在众目睽睽下,冒着黑烟的陶球划出一道美丽地弧线,准确地落在城头。
陶球落地的一瞬间,受不住撞击大力的陶球四分五裂,中间装载的东西也散落出来。
陶球中装的并不是什么火药,而是草乌、巴豆、狼毒、砒霜、硫磺等含有剧毒或者会释放浓烟的药物。
这些药物都经过特殊处理,撵磨成粉末再用浸染过油脂的草包包裹,一旦被点燃会迅速燃烧,释放出浓烈而刺激的气体。
在陶球落地的地方,很快就冒起一股浓烟,所有吸入浓烟的守卒全都泪涕直流咳嗽不止,况严重的更直接昏倒在地。
用毒物进攻并非是讨逆营的专利,在以往攻城时,早就有过投石机投掷毒烟弹进攻的例子,但因为投石机的准头原因,收效只是一般。
而且守城一方更喜欢使用此类方法,比如当敌人冲车撞击城门的时候,可以从城墙上方留好的观察孔里往下倾倒点燃的毒草,释放浓烟阻扰敌人撞门。
这一次石砲曲所用的毒烟弹也并不寻常,毒药的组成配方在传统的配方上,经由樊阿、张仲景等医者改进。
颜良在开设神农学院后,在神农学院后边划拉出一大片山地,专门交给神农学院,成为种植各类药材的药圃。
樊阿、张仲景等医者从黑山、燕山等山区里采集、移植了各种各样的已知药效和未知药效的药材,大量栽种到学院的药圃里,然后开展了大量测试。
其中有一些被用来入药治病疗伤,那些具有毒的药材也没有浪费,都成为了制作毒烟弹的原材料。
这也是颜良与樊阿、张仲景等医者事先就协商好的内容之一。
常山大力支持医学院和医馆的建设,医学院和医馆也要在战时向医护营派出医者,并进行包括伤药与毒药在内的药物研发测试。
经过医者们改良的毒方,再由军中技术人员反复测试剂量,达到最优的配比,做出的毒烟弹不仅易燃且毒烟浓烈浓密,经久不退。
因为设备升级与科学的技术改进,讨逆营砲组的准头远超同时期的所有投石机,被选出来发毒烟弹的六个砲组都是历来表现最优异的砲组,几乎是每弹必中,鲜少失手。
当这六个连续不停地发了几轮毒烟弹后,整个东城墙几乎全都被毒烟笼罩,所有守卒都在毒烟的攻击范围之内,就连城楼上的鲜于辅也不能例外。
经历了一大波石弹轰砸幸存下来的守卒刚刚架设好投石机和弩,又经受了这一轮毒烟弹和石弹的双重打击。
即便控城防器械的守卒没有被石弹砸到,也会被毒烟熏得泪涕横流痛不生。
即便没有被毒烟熏得失去战斗力,也会发现浓浓的烟雾已经完全遮挡住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根本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也无法瞄准。
所有的守卒都在浓烟中哭嚎,在浓烟中蒙头乱转。
很多人互相撞在一起,摔倒在地,然后被挤压被踩踏。
还有人因为看不清面前的事物,一不小心装在城堞上。
若是撞在城堞的高处也就罢了,若是撞在比较低矮的缺口,可能直接就摔下城墙。
在浓烈的毒烟攻击之下,连督战队都失去了作用,他们虽然大都躲在较为安全的位置,不会被石弹和弓弩打到,但弥漫开的毒烟却无孔不入将他们一起包裹进去。
就连这些督战队员都忍不住捂着口鼻,往看似更安全的地方躲避。
城楼上的鲜于辅看着眼前被浓烟包裹住的城头简直惊呆了。
什么?
投石机还能这么作?
为什么他们的投石机这么准?
为什么这毒烟弹这么猛?这么毒?
他遇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敌人?
为何与袁熙军的战法完全不同?
若是颜良知晓鲜于辅的想法,肯定会用一句歌词来回答他。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