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现代都市>重生军工子弟> 184 “中国芯”起源(为盟主三無修大地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4 “中国芯”起源(为盟主三無修大地4/4)(2 / 2)

怕的就是投入了八百万,最终啥都没有。


“我们国内做集成电路时,厂里只考虑是否能实现芯片功能,从来不会考虑成本,电路在电镀的时候,会很厚,好几个微米。数量少,成本问题不会凸显。不过当数量多达几十万枚的时候,这成本,就可能增加到上百万……”侯为贵对着谢凯跟郑宇成解释着。


“你们不都改线了吗?”谢凯虚眯着眼睛看着他。


这位在美国考察过的,不进行技术崇拜,一直保持低调的技术老总,确实符合网络上对他的描述。


“改线,只是为了让电镀的线路更窄。742厂引进的是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线……摩托罗拉的这种芯片,线宽只有2微米,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改造,可以使生产线达到3微米左右,线的厚度在1微米到2微米……”侯为贵并不隐瞒,“所以我们的成本将会比国外高很多,体积更大,耗电量更大。”


谢凯对于芯片制造并不了解。


哪怕他因为涉及到自动化设备,对于工控芯片有所了解。


了解芯片的使用,不代表就了解芯片的制造。


如同了解机械加工的人无法找出他们天天使用的机械设备一样。


“我们单位拿不出800万,航天跟国防科工委也很难拿出钱支援我们。”侯为贵对着谢凯等人说道,“如果是改造用来生产彩电使用的简单芯片,问题不大,对于高性能芯片的生产,就会影响到性能……”


“你怎么看?”郑宇成问着谢凯。


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我认为,数控系统跟挖机,游戏机甚至火控系统,从其他渠道搞到的用于导弹……”沈海鹏建议道。


大型的设备,对于芯片一点点的耗电量,并不是太过敏感。


但是导弹不行,散热不好,数据处理能力达不到要求,会严重制约导弹的性能。


“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谢凯问着两人。


两人齐齐地摇了摇头。


陈德贵也不说话了,只是一脸希冀地看着郑宇成几人。


404手中有钱,还是不少,八百万的投资,对于他们来说,并不多。


“要不,我们找航天,把这家单位划拨给我们?”郑宇成问着谢凯。


航天肯定拿不出钱来改造生产线,他们没得选择,只能自己投资。


要想获得制造工艺更先进的芯片,就必须持续投资,改造691厂的生产线。


谢凯清楚,航天691厂的效益不好,最终会被划入到711所,不过那是九十年代大量国企破产时候的事情。


现在要从航天把691厂搞到手,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咱们不是要打垮742厂吗?我们就从这方面下手,到时候只要能搞出生产线,只要看得顺眼的单位,我们就给条生产线……”郑宇成杀气腾腾地说道。


当初他可是许下了要把742厂搞垮的诺言。


691厂不归404控制,他肯定不会愿意给钱的。


“航天不一定会给我们。”谢凯摇头说道。


“如果花钱买呢,给个几百万,他们会如何?”郑宇成得意地问着谢凯。


有钱,办事就是方便。


郑主任现在手中握着数千万的经费,看中的,就挥舞着现金,买!买!买!


跟有了某宝之后的那些有钱的败家娘们儿一个德性。


谢凯确实动心了。


芯片制造,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刚刚起步,未来有着极其庞大的市场。


芯片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几大领域以及水利、电力等公共设施和军事设备上,属于这些设备的心脏,到了三十年后,中国芯都还没有完全搞定。


搞到了691厂,让侯为贵去深市特区搞中兴,交换机这玩意儿,绝对挣钱。


甚至,可以通过邮电部的渠道,以通讯设备的名义把国内制造的芯片送到国外去封装,这种操作完全不会引起任何的怀疑。


“你们这边的生产线改造之后,每月能生产多少这种芯片?”谢凯问道。


“一个月保证一万应该没有问题。”侯为贵说得非常保守。


“先把样品生产出来。”谢凯说道,“不管多大成本,用你们最好的工艺水平生产最符合图纸要求的!”


“不计成本?”侯为贵有些不明白。


“对!不计成本,我要最好的。”谢凯说道。


为了一颗中国芯,谢凯完全可以不计成本。


只要搞出来了,甚至可以在未来踏入电脑领域。


貌似柳传志跟外公家还有那么点亲戚关系,到时候拿下联想的订单……


谢凯从一开始想在国内搞芯片,就有这样的想法,郑宇成想要买下691厂的想法跟他的是不谋而合。如果691厂还归属航天,利润肯定得上交,哪里还有钱投入到研发领域?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