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玄幻奇幻>道果> 第七百五十三章 边城墨香源雕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五十三章 边城墨香源雕版(2 / 2)

他所指的地方,是座看上去颇有规模的阁楼,楼前招牌上写着“铭筌”两字,待稍微靠近之后,就能闻到一股油墨香气。


“这是……刻书馆?”看着那样子、闻着空气中的味道,燕永杰就知道了跟脚。


所谓刻书馆,如其名一般,是刻印书籍的地方,其实就是雕版印书局,将一本本典籍,刻印成雕版,大规模的刊印。


这名字也有着历史缘由的。


在雕版印刷术还未出现之前,其技术并未被集合起来,而是分散于各行各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刻字、刊章和印刷。


在各种器物上刻字,自古就是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从最早的龟甲,到后来的青铜器,以及竹简,越发成熟。


而印章的历史同样悠久,从皇室的玺,官吏的印,到彰显个人的小章,乃至道教传承所用的符印,无论是人道还是神通,都在不断的充实和发展,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雕版。


在刻有文字的木、石板上刷墨印物,便被称为印刷,这里面又分成了刊印和拓印两种,各有千秋。


任何一种技术的发明和发现,都不可能是灵光一闪的,哪怕是气运垂青之人,也不可能凭空就制造出足以扭转人道格局的东西,无一例外的需要经过漫长的准备和积累,只知一蹴而就的革新,而忽视脚踏实地的学习、借鉴,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


只有契机到来,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展现出人道光辉。


这个契机,有时候甚至来自星空彼岸、其他部洲。


刻字、刊章和印刷,这三种技术,都不能称为印刷术,但若没有它们,印刷术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邱言曾在史籍的春秋笔法中看出一点端倪,知道印刷术出现的时候,其实引发了人道的惊涛骇浪,其中还隐藏着腥风血雨,若非后来世家势大,与道门联手,这股惊涛怕是要摧毁很多东西。


即便如此,技术发展到如今,有些事再也难以回转,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寒门崛起。


本因书籍孤本等限制,很难获得知识的寒门士子,命运慢慢有了转机,整个阶层逐渐壮大,与科举制度配合,隐隐在朝堂上酝酿出一股大势,只是尚未扩散。


当然,这同样受制于雕版印刷本身的缺陷,虽然方便,但每书雕印一版,工作量繁重,对技术和监管的要求也不低,碰上那些浩如烟海的厚重典籍,甚至要花费几年时间,才能成版。


再加上一些世家大族有意掌控舆论,提到手写真迹的价值,贬低雕版刻印的位格,才算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自身对知识和学问的垄断。


不过,这种垄断,本就有着豁口,那就是各个学派的书院,


对于有着圣贤之学传承的书院,纵然是世族也不敢太过放肆,多数时候都会选择拉拢、合作,所以这次,邱言一表现出宗师气相,便有世家将那橄榄枝伸了过来。


“这样的刻书馆,城中还有多家,其中一多半,都是我孟家资助,为的就是在边疆之地,将圣贤之说发扬光大,”孟不凡边走边说,留意着邱言的表情,“这些书馆中,不乏珍贵的刻版,很多是花费了十几年的功夫,才雕刻而成的……”


“如此说来,确实是有心了,难怪孟六公子你说,是为了人道教化。”燕永杰听了这些,忍不住生出一点佩服之意。


“哪里,”孟不凡摇了摇头,“家祖曾经说过,胡人凶残,就是因为没受过教化,所以才有此举,借助地利,可时常将书册和货物一同交易给胡人,潜移默化的教化,可惜进境缓慢,终究是没有人主持大局,若这城中能有大贤立下一座书院,想必定可事半功倍……”


说着说着,几人来到一扇红漆大门前,门匾写着“孟府”两字。


随行的马车,早在半途就变向,只有邱言等人被引来此处。


“嘎吱”一声,大门缓缓开启,就有神色威严的中年男子迈着方步迎了上来。


“见过邱修撰……”rs


.全部章节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