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办法,夏雪只得拿起其中一段拉杆进行展示,伸手指了指顶部的那条黑线:“这里是明显的烧黑痕迹,高温痕迹。”</p>
众人定睛望去,好不容易,终于发现了这个小东西。</p>
先前的现场粗略勘察中,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油箱与灭弧室上,对于其他拉杆之类的东西,最多也就仔细看看触点,没人注意过这段不起眼的拉杆。</p>
此番一看之下,才发现了这条黑线。</p>
欧炜率先问道:“这是油面起火导致的吧?”</p>
夏雪摇了摇头,她说话可从来不给人面子:“还是说反了,是绝缘拉杆的高温,导致的油面汽化,绝缘油不太可能直接燃烧的,欧处长。”</p>
被这么一说,欧炜面上颇为难堪,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竟然挑自己专业知识的毛病。可他左右望去,又没人反驳夏雪,自己也没法再争了。</p>
“这个倒是,一般起火爆炸即便发生,也是在灭弧室里。”电厂老同志沉思道,“这个绝缘拉杆的黑线处,是在灭弧室外的,很明显是在油箱油面处的……再者说,如果油面起火的话,不可能会是这么一条相对规则的黑线,该是燎黑了一片才对。”</p>
此时,张逸夫又指向了其它几段绝缘拉杆:“大家可以再仔细看看,上面遍布着起泡现象,说明当时整根绝缘拉杆都发生了闪络。”</p>
其实在场的人,真正能听得懂什么叫闪络的,也就只有一半而已,另一半不懂的已经主动退开半步,让懂的上。</p>
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仔细观察过后,唯有纷纷点头。</p>
“是的,这么密集的起泡,该是闪络了。”</p>
“我们当时都盯着灭弧室了,竟然忽略了这个。”</p>
“闪络,闪络……闪络的话,就只有可能是受潮了?”</p>
张逸夫随即点了点头:“是的,受潮了,整根绝缘拉杆都受潮了。”</p>
听到这个结论,大家开始陷入了讨论。</p>
“绝缘拉杆会单独受潮么?”</p>
“不该吧。”</p>
“刚刚整个开关的绝缘测试都通过了,要受潮也该通通受潮才是。”</p>
“而且绝缘油也测试过了,抗压没问题啊。”</p>
讨论之中,还是一个部里安监司的小伙子道出了不一样的看法。</p>
“各位领导,你们没在南方电厂干过,我是那边电厂调过来的,这种内部的受潮,确实有可能发生,不过在北方很少。”</p>
“怎么说?”南钢眉色一扬,恍惚间触到了什么。</p>
“就是说,一般受潮,不是一个突发性的大量的进水,而是水汽日积月累,通过密封处,通过那些缝隙或者是材质表面,逐渐渗透的一个过程,当水汽多到一定程度后,会在内部凝露,凝露多了,再流进绝缘油里,导致绝缘油进水。”</p>
“可我们检查过绝缘油了啊!”欧炜紧跟着问道,“抗压没问题。”</p>
“是这样,咱们最近用的绝缘油质量都比较好,绝缘度强,即便有轻微的渗水也不会出问题,非要检查渗水程度的话,只能用专业仪器来做了。”那位部里的小伙子说着说着,又转望张逸夫,道出了自己的疑惑,“欧处长说得也没错,刚刚已经测试过了,即便绝缘油真的受潮了,绝缘强度依然在标准内,可以熄灭灭弧室内的电弧。”</p>
张逸夫立刻说道:“这一点上,我跟大家一样,也犯了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以为爆炸绝对会发生在直接产生高温的灭弧室内,实际上是咱们想反了,灭弧室根本没有直接爆炸,触点也没有,真正先出问题的恰恰是瓷瓶。”</p>
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张逸夫不得不再进行进一步阐述:“刚刚那位部里的同志说了,水汽渗透后会在开关内部产生凝露,最终流入绝缘油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水分又会再蒸发,当然,水一进来就出不去了,这个蒸发是无法蒸发出开关的,只会在内部循环,而绝缘拉杆恰恰是水分蒸发后的第一个接触的地方。”</p>
听到这里,终于有反应快的人说道:“等等……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方式,导致绝缘拉杆受潮,在合闸的时候发生了闪络?”</p>
“是的。”张逸夫继续说道,“闪络导致短时间内的高温,进一步导致绝缘油汽化,那条黑线就是最佳证据,汽化后的绝缘油又导致了开关内部的高温高压,爆炸一触即发。”</p>
话罢,张逸夫最后指向了爆炸现场:“所以结果正如大家所看到的,瓷瓶已经炸飞了几十米,但开关的其余位置受创却相对有限,尤其是灭弧室,基本保持完好。”</p>
被张逸夫这么一点,真相愈发明朗,大家纷纷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又倒推回来,找不到任何可以反驳的地方。r115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