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军就在赣江对岸,金声桓无比渴望和他们尽快会师,千方百计想要修复浮桥。</p>
赣江虽然比不上长江,水面也很宽,只凭从清军水师营寨里找到的十几艘破船,根本搭不成这么长的浮桥,金声桓从城中调来几百个工匠,打木桩,扎竹筏,临时打造了一些简陋的舢板,利用江中原有的铁链,浮桥一点一点向前延伸着。</p>
但是,清军水师立刻赶了过来,开炮放箭,甚至冲到跟前跳帮肉搏,把浮桥再次毁掉,明军连续尝试了几次,都无功而返。</p>
虽然如此,金声桓却一直没有放弃,到了这种关键时刻,死一些士兵工匠算不了什么,坚持下去就有希望,如果自己放弃,就一点希望都没了。</p>
但他也知道,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条浮桥上,趁着清军陷入混乱,应该继续发起进攻,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p>
和王得仁商量了一下,金声桓调整战术,两人分兵各自行动,金声桓留守码头前面的营寨,并监视朱马喇的动向,王得仁则率领两万人马,回头进城,然后杀出北门,进攻清军的北门大营。</p>
江西北部都被清军占领,所以北门的兵力反而最少,金声桓的战术简单而有效,俗话说老太太吃柿子,先捡软的捏,既然暂时无法和楚军会师,就先把清军的包围圈打破再说。</p>
像落入陷阱急于脱困的野兽,王得仁率领两万明军。向北门大营发起了猛攻。在先前的战斗中,北门的清军几次抽调兵力,增援友军。自己突然遭到进攻,才发现南蛮拼起命来一样可怕,北门大营兵力不足,根本守不住。</p>
王得仁马踏连营,连破清军六座营寨,清军被杀的四散奔逃,一部分逃进其他的清军营寨。一部分向北逃窜,逃出去二十多里才停下来,收拢残兵败将。</p>
隔着一座南昌城。朱马喇救援不及,眼睁睁看着北门大营失守,再一次充分体会到八旗兵的战斗力下滑之快,远远超过他的预期。</p>
“这个仗是怎么打的?!”朱马喇气的踢翻了桌子。</p>
要是放在年前。骁勇善战的八旗兵足可以一当十。北门清军虽然兵力不足,也能轻易守住大营,甚至把这两万明军击溃……可惜时过境迁,如今的八旗兵都蜕化成了老爷兵,能征惯战的将领也极其匮乏,干看着王得仁把六座连营各个击破,却没有哪个将领挺身而出,挽回败局。</p>
清军的围城连营呈环形分布。北门大营失守后,南昌城的包围圈实际上已经告破。残存的清军营寨更加显得单薄,处处都是破绽,朱马喇咬着牙下令弃守东门大营,收缩防线,把全部兵力集结在南门一带。</p>
如此一来,金声桓这边的压力又陡然增大,双方争夺的焦点重新回到赣江沿岸。朱马喇的意图非常明确,包围圈既然已经破了,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然后严守赣江天险,阻止楚军和金声桓会师,等到谭泰回兵南昌,就能重新扳回局势。</p>
纷乱的战斗中,时间过得飞快,朱马喇顾不上关心赣江对岸的新建镇,只是偶尔听手下军官说了一声,新建镇的码头上一直挂着清军的旗帜,说明码头大营还没有失守。</p>
“马国柱这回,估摸着是完了!”</p>
朱马喇很有些内疚,马国柱落到这般田地,很大原因是自己卖队友造成的,没想到马国柱却无怨无悔,为大清战斗到最后一刻:“到底还是辽人可靠啊!老马书生一个,却能死守码头到现在,如果他侥幸能逃出来,一定要帮他说几句好话……”</p>
金声桓打破北门大营之后,城中的粮荒暂时得到缓解,虽然附近的百姓都被清军洗劫一空,但天大地大,边边角角的总有清军没有去过的村寨,再加上缴获的一些粮食,吃上十来天的饱饭不成问题。</p>
不过金声桓非常清楚,情况只是暂时好转,好转的还有限,等到谭泰回兵之后,清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重新包围南昌城。</p>
和以战养战的八旗兵不同,明军打仗必须要保证后勤,金声桓没有足够的军粮,无力对北面的九江发起进攻,东面有鄱阳湖挡路,弃城逃跑也不行,他虽然打破了南昌城下的包围圈,却还处在一个更大的包围圈里。</p>
唯一的生路,就是和赣江对岸的楚军会师,彻底击败谭泰和朱马喇。</p>
所以他命令王得仁立刻返回南昌,只派一些小部队到城北城东打粮,主力却和朱马喇耗上了,虚虚实实,不断发起进攻,又分兵前往赣江下游,寻找其他的渡口码头。清军水师却如影随形,只要金声桓的部队出现在江边,就立刻上来骚扰进攻,阻止明军过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