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残明> 第一一一章 问题和解决方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一章 问题和解决方法(2 / 2)

施琅和方正铮不敢多说,互相瞪了一眼,各自向两旁让开。


“都过来吧,咱们合计合计,怎么给所有的战船尽快配上大炮。”


战船没有火炮,就是一个没用的摆设,汪克凡招招手,把大家叫到跟前坐下,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


大家终于可以心平气和的交流,水师有什么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兵工厂有什么问题,也摆到桌面上来,楚军后勤部有什么问题,一起摆到桌面上来,统一协调调配,就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水师缺船缺炮,是客观存在的困难,如果保持现在的展度,最少还得半年才能形成一定的战斗力,要彻底胜过清军水师,甚至还得再等两年……这个度,实在太慢了。


衡阳兵工厂也有自己的困难。


第一是技术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的水力机械以外,兵工厂没有其他可以代替人工的机器,所有工作都要通过手工完成,生产度难以大幅提高。


这个问题想要彻底解决,短期内没有可能。


汪克凡不是理科生,数理化的水平比高中生强不了多少,只能在基础方面提供一些帮助,更多还要工匠们自己摸索。欧洲国家在这方面强一些,可以向他们学习,石鼓书院一直就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在短期内,很难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而且汪克凡还知道,这个时候的欧洲国家也在积累阶段,现代科学理论的架构还没有形成,比如科学巨人牛顿,现在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牛顿三大定律还要等到几十年后才会诞生,单说物理学的知识,欧洲国家未必比汪克凡强多少。


不过话说回来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该借鉴的还要借鉴,该学习的还要学习,汪克凡没指望衡阳兵工厂立刻进入蒸汽机时代,只要能利用现有条件提高生产效率,走在这个时代的前面就行了。


总之一句话,虽然不能彻底解决,但是通过各方努力,可以一步步改善。


第二是资金的限制。兵工厂和造船厂都是烧钱的无底洞,一年需要的资金在几十万两银子以上,一万两万的银子投进去,根本听不到个响动。


造船厂和兵工厂是汪克凡的宝贝疙瘩,整个楚勋集团都向他们倾斜,尽可能保证它们需要的资金。但是楚军这么大的摊子,到处都要用钱,十几万大军就算坐着不动,每个月也要二十万两银子的军饷,扣除这些运行成本后,兵工厂和造船厂得到的资金就有限了。


这个问题同样不好解决。


冷兵器战争中,军费支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用来军饷,养兵的成本非常高,但是打仗就是打人,哪怕到了几百年以后,人海战术仍然威力无穷。为了对抗满清,楚军不但要维持一定的规模,而且还要继续扩军,不断扩大规模,养兵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湖广和江西西部的地盘刚刚拿下来,产出的收益有限,有些地方甚至还有反过来进行投入。现在维持楚军运转的,更多是朝廷拨款、商业收益和矿产收益,以及战争红利等等,在“土改”产生效果之前,楚军还要勒紧腰带过日子。


虽然不好解决,但还是有办法。


汪克凡还有一些特殊的资金来源,比如“隆茂昌”,比如开始见到收益的香港,都能提供一部分资金,这个资金的数量不算太大,放在整个楚军系统里不太显眼,但是单独贴补衡阳兵工厂和造船厂,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下个月的月底之前,我给你十万两银子,以后每三个月再加十万两,够用么?”汪克凡刚刚打赢南昌会战,从朝廷和江西两边都了一笔小财,再加上谭泰这个运输大队长的赞助,拿出第一笔十万两银子没有任何问题……至于后面的银子从哪来,暂时还没有着落,但是汪克凡并不担心。


“那就顶大用了!只要汪军门言而有信,银子一到我立马开工,给水师造船造炮!”方正铮兴奋不已,瞟了施琅一眼。


施琅伸手点着他,撇着嘴威胁道:“你说的啊,到时候再拖拖拉拉的,别怪我向汪军门告状……”


第三是人才的限制。兵工厂第一缺熟练工匠,第二缺管理人员,尤其缺乏那种懂技术、又懂军事、还懂行政管理的综合管理人员,像方正铮这样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横跨两个方面的,就算是难得的t型人才。


工匠可以通过石鼓书院培养,管理人员却没有可靠的来源。按照士农工商的排位,工匠的地位只比商人高一点点,也没有官员愿意做这行……朝廷开了几次恩科,给湖南派来了不少年轻官员,但是他们宁愿候补待缺,却不愿来兵工厂任职。(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