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临高启明> 第六十七节 去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七节 去向(1 / 2)

,最快更新临高启明最新章节!


山东行营的人马一直溃逃到莱州境内,这才得到孙元化率领的人马的接应,将追击的叛军击退。


李九成率领的叛军虽然气势如虹,但是毕竟天寒地冻,加之风雪弥漫,道路艰难。步兵跟不上队伍,只有部分骑兵执行了追击,也很快就人困马乏,寸步难行了。追到莱州境内的遇到张焘率领的官兵拦阻,便收兵回去了。


此战叛军虽然得以击溃山东行营全师,但是未能重创官军。官兵虽然辎重损失惨重,但是精锐主力基本完好。退到莱州境内之后稍加整顿,便在莱州城下扎下营寨。


莱州早已城门紧闭,朱大典、谢三宾等人督促诸将,再三安抚溃军,这才压住了溃兵要求进城的鼓噪。


城内官绅紧急会议之后,朱知府、洪县令立刻在城中召集牌甲,命令富户出粮,穷户做饭,大量的做杂粮烙饼和窝头,成筐的吊下城去,另外再次要城内缙绅“乐捐”。


原本就已经损失惨重的莱州缙绅们再一次“乐捐”。上一次,那是叛军在城下攻打,众缙绅是为了救亡图存,虽然心痛却还是自愿的。这会几万官兵云集城外,正值新败,缺衣少穿,外面又是天寒地冻,,若没有粮食打发,一个不对起来先洗了莱州城也未尝可知,一个个满心不情愿也不得不认捐银粮。


城中的百姓,少不得也被勒逼一番。一时间莱州城内鸡飞狗跳,哭声震天。孙元化、朱大典和谢三宾等督促各营将领。费了一番心思,总算将城外的溃军弹压住。


朱大典等人入得城内,暂时下榻在孙元化的巡抚衙门――莱州府学内。他先分批接见了山东行营的诸领,对他们一一温言抚慰,让诸将约束部队,做好迎战叛军的准备。又接见了孙元化部下将领,夸奖了他们“尽忠国事”。最后接见了黄安德。


黄安德不是朝廷武官,只是一个乡勇头目,朱大典这次接见堪称是“殊荣”了。朱大典自然不仅是为了酬他的救命之恩。更是拉拢鹿庄主的举措。


这位鹿庄主的乡勇不但骁勇,而且举手投足都是一股精兵的架势,绝非一般的乡勇可比。难怪他区区一个寨子就能在黄县屹立不倒。还能帮助孙元化守莱州。


看来想要荡平叛兵,还要借助本地乡绅豪强的力量。朱大典随意和黄安德说了几句,听说他还是山东世袭军户出身,颇夸奖了他几句。又赏赐了五十两银子。


一切料理妥当。朱大典枯坐签押房内,依然觉得惊魂未定――他绝非胆怯畏死之人,但是这样一夜之间胜败易手,翻天覆地的变化实在让人难以承受。想到自己上任之后,仅仅为了督促各地围剿官军进军就费了无穷无尽的心血,好不容易到了登州城下,为了维持住士气军纪,更是呕心沥血。几至心力交猝。没想到这么后路一个闪失,顿时一败涂地。


再想到城外几万人马。虽然暂时是安定下来了,但是新败之余,一时间粮饷难续,日子久了恐怕难以弹压,而且军中辽人甚多,万一被叛军“勾引”,朱大典想到这里简直是寝食难安。一时间长吁短叹,绕室彷徨。


随着登州溃围,朝中又一次掀起了新得彼此攻讦的狂潮,一时间各派都拿此事大做文章,弹章交上。崇祯的案头堆满了弹劾的奏章。


“全是言之无物的废话!”他烦躁的将一本弹劾谢三宾的奏章丢到了一旁,站了起来。身边的太监宫女们微微抬了抬眼皮,眼见他即没有出去的打算,也不象是要茶水,便赶紧又垂下眼帘,大气不喘的站着。


原本以为克服登州只是年内的事情,没想到朱大典居然功败垂成,生生的让叛军烧了粮台,一举破围。三万大军――其中还有朝廷花了大钱维持,号称铁骑的关宁诸营――居然在登州城下被打得溃不成军,一直逃到了莱州。


眼下几万大军聚集莱州,即无粮草又无辎重,天寒地冻,若是一个处置不当,恐怕又要闹起兵变。


崇祯粗重的叹了口气:兵变,兵变,这些年来,官兵打仗很少给他带来好消息,却总是在闹兵变。过去父亲在世的时候,虽然很少上朝,却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大哥在位的时候,诸事都操纵在魏逆之手,兵变也是偶然才有。


自己登基不过五年多,兵变、水旱灾荒却一直不断,难道是自己德行不够?还是更可怕的:大明的气数快要尽了?


一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吓了一跳,暗骂自己不该胡思乱想。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