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辽东钉子户> 第四百三十五章 绝户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三十五章 绝户计(1 / 2)

.


听到了徐中良的话,高贵方鄙夷地看了一眼,冷笑道“徐兄,你忘了苏州城外的鲜血吗?和张恪硬碰硬,有多少脑袋够杀的?”


徐中良被问得脸红脖子粗,大声说道“杀!就让他杀!苏州可不是辽东,他真敢杀一个血流成河,光是士林清议就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了!”


高贵方更加不屑,徐家果然淡出官场太长时间,竟然还弄不清楚朝廷风向。


“眼下魏阉大肆迫害东林君子,这种时候发动士林清议,只会让朝廷归结为党争,那时候不但一效果没有,相反,还会激怒朝廷,带来更大的灾祸。”


在场众人频频头,徐中良耷拉着脑袋,无话可说。


大家伙面面相觑,思前想后,原本他们手上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舆论,制造所谓的士林清议,别管背景多强悍,只要不停的泼脏水,早晚会众口铄金!


再有就是作为地头蛇,地方的胥吏官员,甚至是jūn_duì 都听他们的。谁敢侵犯大族的利益,这些人就会罢工,来个非暴力不合作。任凭你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徒呼奈何。


可是如今,他们却猛然发现,两个法宝都失效了。


阉党和东林党开战之际,已经没有了是非对错,只有敌我。贸然发动舆论攻击,不但伤不到张恪,还会引火烧身。


至于地方不合作,还没有发动,就被张恪破功了!


他手上有jūn_duì ,不怕衙役罢工,包家有数量足够的账房先生,也不怕书吏歇业。另外各级学堂私塾之中,有大批的寒门士子,他们苦读书而没有出路。


一听说能进官府工作,全都削尖了脑袋,根本不是大家族能够控制的。


张恪比起大明官员最大的优势在于擅长把各种势力捏合在一起,成就自己的强大。针对东南征税也是如此,在他巧妙安排之下,把大族手上的牌废了七七八八。


就像是一群砧板上的鱼,就等着挨宰吧!


“我明白了!”


叶永鑫一拍大腿,豁然站起。他是前首辅叶向高的侄孙,叶家的根基在福建,光是叶永鑫手里就有三个船队,江浙的丝绸细布通过他的手上,运到南洋售卖。在场的各家都要买他的账。


“叶公子,什么事至于一惊一乍的!”


叶永鑫苦笑着摇摇头“以往我总把张恪当成一勇之夫,可是如今才看明白,果然是名将,出手高明啊?”


“怎么个高明法?”有人问到。


“诸位想想,按照常理,收税应该从大户开始,一来是能收上来的银子多,二来是大户都低头了,其他人就没胆子拒绝。可是张恪呢,他反其道而行之,先从中小商户开始,连油盐店,杂货铺子都不放过。”


徐中良冷笑道“有什么奇怪的,那是他欺软怕硬!”


叶永鑫将手里的洒金小扇晃了晃,摇头说道“堂堂平辽公能怕我们什么啊!他这是釜底抽薪,我打听过了,张恪虽然名为收税,可是把胥吏手里的干股都还给商户,又削减苛捐杂税,算起来普通商户不但没有赔钱,还有赚头!”


叶永鑫仰天长叹“欲取先予,这一手漂亮啊!中小商户势必对张恪感恩戴德,根本不会和咱们一条心。没有这帮人的支持,就算像聚齐几万百姓,去和张恪硬拼,也是万万不可能!而且他还能借此扬名,谁和他作对,反而会落下骂名。”


在场十几个人都是绝聪明之人,他们纷纷头。


可越是如此,就越觉得害怕。张恪这家伙已经悄然布下了一张大网,只等大鱼上钩呢!很不幸,在座的诸位就是人家盯上的鱼。


坐在最后位置的是王家的总账房朱焕,他一副吃了苦瓜的德行,偷偷抬起头。


“诸位,要不咱们就老实纳税吧?”


“你说什么?”所有人的目光像是刀子,全都落在他的身上。


“呸呸,算我放屁行吧!”朱焕低下了头。


“哼,你以为投降认输,张恪就能放过咱们?到了嘴边的肉,还能不吃,你的主意简直臭不可闻。”


众人一顿数落,可是还拿不出主意,最后不得不把目光落在了高贵方的身上。


“高公,你拿个主意吧,大家伙到底该怎么办?”


“是啊是啊,只要方法好,我们都听您的!”


高贵方看了看在场的众人,得意地一笑。


“张恪虽然精明强悍,可是他终究是个领兵的,不懂经营上的奥妙。咱们硬拼不行,软语哀求,花钱买通更不行。那就只能来一个绝户计!”


“绝户计?这要怎么办?”叶永鑫惊奇地问道。


高贵方笑道“苏州有几十万的百姓,张恪手上的jūn_duì 也有成千上万,他们都要吃粮食,都要穿衣服,倘若是柴米油盐都没了,张恪还能撑得下去吗?我们该给这个武夫上一课,让他见识一下银子的力量!”


……


方崇文是苏州府学书生,在十七岁的时候中了秀才,有神童之称,本以为在乡试能一举中举人,转过年进京赶考,蟾宫折桂,从此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可是在参加乡试之前,有同学找到了方崇文,建议他去东林书院学习两个月,听那里的大儒讲解,增进学识,砥砺文章。


听得方崇文很动心,可是他的家中穷困,拿不出银子,就婉拒了同学的邀请。他的同学委婉地告诉他不去东林书院拜码头,恐怕考不上举人。


当时他嗤之以鼻,乡试考的是学问,自己苦读这么多年,真金不怕火炼,用得着投机取巧吗!


事实给了这个高傲的书生当头一棒,他果然乡试落榜,而学问远远不如自己的同窗竟然被低低取中,成了举人老爷!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