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重生之第二帝国> 第391章 调整部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1章 调整部署(1 / 2)

. .


时间的列车隆隆驶入6月中下旬,这场世纪战争的“第一回合阶段”也随之暂告终结。法国在猛攻中生存下来,德国粉碎了俄国的入侵;奥匈以比俄国多出五成的战损在加利西亚与对手杀得天昏地暗,奥斯曼帝国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


在此之前,由于这场战争被普遍认为是短时间内就会完结,因此各交战国最训练有素的jūn_duì ,都全部投入到了这第一阶段的战争中去,就连动员速度最慢的俄国也不例外。用于履行协约、向德国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的西北集团军群当中,不仅莱宁坎普、萨姆索诺夫两位集团军司令是俄**界中所公认的优秀将领,俄国第一、二集团军中的各个师旅,也都是俄国陆军当中的精英。


然而,这支俄军当中的能战之军,却是在种种内外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参考前文中关于俄国兵败坦能堡的原因剖析),遭到了近乎全军覆没的打击。大量久经训练、颇具战斗素养的俄国官兵,不是葬身于德军的机枪火炮之下,就是颓然走进了德军的战俘营。虽然俄国有1.732亿人口,理论上足够动员出2700万人的恐怖兵力,但这些训练有素的老兵,却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弥补的!


相比于灰色牲口们的损失,俄国更难以弥补的,却是他们的武器装备。


拜那位坚信“刺刀胜过大炮,旗杆矛完虐机枪”的陆军大臣苏克霍利姆所赐,俄国陆军从1907年起。就根本没有好好经营他们的军械工厂和武器储备。再加上俄**队中那像是“密如蛛网的鼹鼠穴道”的大肆贪污,其产能情况更是恶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境地。每年杜马所下拨的军费,究竟有几成能最终落到实处只有天知道。被任命为俄军总司令的尼古拉大公在首次接见后勤部门人员的时候,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先生们,不许盗窃。”


俄国所制造的陆军兵器,虽然在技术性能上并不怎么落后于克虏伯、斯柯达、施奈德、维克斯这些顶尖军火巨头的同类型产品,但他们最大的问题便是不成规模、不成体系。以致于生产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前线战争的消耗。那么一点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军火分摊到无数的灰色牲口当中,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历史上,俄国在一战期间一共生产了1.17万门火炮和2.8万挺机枪,而德国对应的生产数量则是6.4万门和28万挺,分别是俄国的5.5倍和10倍。尽管俄国提前一年退出了战争。但这个数据也实在是少得太过分了!


和平时期,130余万俄国常备军还保有最基本的武器配备,然而一旦爆发战争,其装备严重不足的情况登时就暴露无遗。数以百万计的后备役人员被征召入伍,而俄**火仓库中的现有储备,却根本不足以武装这些人员。很多新组建的部队都是三个人合用一条步枪。没有步枪的人只能以工兵铲或是猎刀作为武器。他们纷纷寄希望于拥有枪支的袍泽战死之后,自己好拾获那支宝贵的步枪遗产——这即便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的非列强国度的jūn_duì 当中,也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情。至于大炮。在新组建的俄军部队当中更是凤毛麟角。大量拥有这些装备的俄**队,早已在先前的战斗中将其损失殆尽了。进攻东普鲁士的两个俄国集团军,在5月15日前一共有超过1200门大炮,占到了俄国陆军所拥有的全部火炮数量的五分之一。而当他们于6月14日撤回本土的时候。这个数量只剩下了不到200之数,其中有将近800门都被德军所缴获!


因此,在接下来的第二回合战斗中,德军完全有理由要重点照顾俄国这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而在坦能堡和马祖里湖两场战役中大获全胜的兴鲁,也屡屡向统帅部陈述俄**队的低下战斗力,并希望能将全部的主力都调往东线,以最快速度迫使俄国退出战争。迄今为止。第八集团军的战果堪称辉煌,弗朗索瓦军团下属的一个营已经抓获了人数超过一个师的俄军俘虏。兴鲁二人完全有理由继承老毛奇曾经的遗志,以击败俄国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