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接过奏疏,展卷而读,面色平静,心情却有些苦涩。
说来说去,还是只能和孙策的部将太史慈比较。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把握能成功。太史慈背后站着孙策,他身后只有一群忠诚度堪忧的新臣旧将。孙策五州在手,有足够的钱粮支撑太史慈作战,他的钱粮却只能支撑着几个月。
刘晔之所以这么自信,原因只有一个,汉军在装备方面有优势,正面作战不落下风,只要不进入草原深处追击就不会有太大危险。况且鲜卑人不习惯正面突击,万一碰上了也会主动撤退,交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此一来,他多少有了一点面子。
说到底,巡边只不过是碰碰运气罢了,基本上还是走个形式,自欺欺人而已。这已经是刘晔的极限。纵使他再多智,没有实力支撑,一样难为无米之炊。
天子看完奏疏,心情更加沉重。孙策的奏疏中没有提及详细的作战经过,但他看出了一个问题。太史慈几乎没有进入草原追击,他就是在边境迎战鲜卑人,是鲜卑人轻敌,以为太史慈兵力不足,主动求战,又各自为政,这才被太史慈各个击破。
当然,太史慈的战斗力也极其惊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骑兵将领。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心,吕布、马超足以和太史慈相提并论,精锐骑兵加起来也有四五千人,再加上凉州诸将的骑兵,凑足万骑也不是不可能。
刘晔的计划有一定的可行性。
天子反复斟酌后,接受了刘晔的建议。哪怕是形式,他也要做一下,要不然没法向天下人交待。他随即又请太傅皇甫嵩来商量。皇甫嵩基本支持刘晔的意见,又提出从安定、北地征召一些骑兵,以壮声势,接应天子。
得到皇甫嵩的支持,天子有了底气。他首先询问了韩遂,确定武威最近的确受到鲜卑人的袭扰只是规模不大,至少韩遂如此说然后宣布要巡边,向鲜卑人叫阵。考虑到鲜卑人以骑兵为主,他不打算带上所有人,而是挑选精兵良将,速战速决。
消息一出,吕布和马超争先响应。他俩早就按捺不住了。行军千里,一箭未发,看着一群西凉人加官晋爵,他们心里憋了一肚子闷气,只恨没有机会让这些西凉人看看自己的实力。如今机会来了,他们当仁不让,争为先锋。
最后,吕布如愿以偿,率领三千并州骑士为前锋,率先向武威出发。
天子自为中军,以太傅皇甫嵩、秘书令刘晔为辅,麾下以马超所领的羽林骑为主力,再辅以成公英、姜叙等人率领的两千凉州精骑,总兵力五千余。
征西大将军韩遂为后军,有各部落支持的步骑近万人,主要负责后勤,一路为天子筹集牛羊、粮草。这个任务看起来不重,实则难度不小。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一步,韩遂也不能拒绝,只能勉强应下,尽力张罗。有宋建的事在前,他不能不有所表示,将功折罪。
与此同时,天子传诏在武都郡待命的曹操进驻冀州,主持对枹罕的征讨事务。又传诏武威太守牛辅,让他做好接驾和出征的准备,打探鲜卑人的行踪。
半个月后,天子到达姑臧,以太牢祭祀故太尉段颎,亲作祭文。段颎是凉州三明之一,与皇甫规、张奂死后有清名不同,段颎因阿附宦官,又曾逮捕太学生,名声不佳。天子作祭文,记功忘过,盛赞段颎平羌的战功,对他后来的歧途表示惋惜,赏赐他的妻子,恢复了段颎的爵位,食邑千户,并授一子为郎。
段颎入狱之后饮鸩自杀,身败名裂,以他犯的那些过错而言,倒也不算委屈,但武威人不这么想,甚至整个凉州人都不这么想,他们认定这是朝中大臣对凉州人的排挤、陷害。如今天子为段颎恢复名誉,舆情激奋,以为天子虽然年少,却是个明事理的,比那些大臣强多了,比先帝灵帝更像一个好皇帝,倒颇有孝桓帝知人善任的遗风。一时之间,凉州普通百姓对天子的印象大有改观,不少有实力的家族献粮饷军,既表了忠心,又为子弟换一个进身机会。
天子虽然喜欢这一幕,皇甫嵩、刘晔却提醒他武威户口有限,供应不了大军太久。天子也清楚这一点,在姑臧只停了两天便再次起程,沿着长城东行。
青山峡。
吕布勒住坐骑,举目遥望。
草原上一片枯黄,残雪被北风吹得四处飘散,发出呼呼的啸声,像是哭泣,又像是嘲笑。
“再往前走,就是家了。”魏续咂了咂嘴,叹了一口气。“一转眼,出来六七年了。”
吕布瞅了他一眼,拨转马头。“回吧,白跑一趟,回去喝酒。”
魏续遗憾地长吁短叹。“可不是么,陪着小皇帝走了几千里路,一点收获都没有。早知如此,还不如留在金城呢,现在倒好,宋建那蠢货的首级便宜曹操了。”他拨转马头,追上吕布。“奉先,你说……他们会不会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