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大唐农圣> 第377章 农部的构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7章 农部的构架(2 / 2)

“陛下,臣昨日去渭南看过了,十月中旬一到,雪就零零星星的下来了,那边的建设,可能因为天气情况恶劣,而有所减缓,而想要工人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还需要您亲自过去给他们鼓鼓劲。”


“你又有什么想法?”边吃边聊了几个时辰,李世民已经喝的面色微红,含笑看向孙享福道。


“臣准备给所有参与渭南建设的工人们办一场慰问演出,到时由您给他们发放可以在冬季雪天不伤手的棉手套,以及保护脚趾不被冻伤的棉袜等等。”


孙享福只是这么简单的一说,李世民就懂他的意思了,不知从几何时起,他们君臣二人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即能收取民心,又能促进生产的好事,当然要多做。


“嗯,此事朕会空出时间听你安排。”


等李世民点头同意之后,孙享福又道,“陛下既然对于官员改制早就胸有成竹,不知道对于臣这个新设立的农部有什么安排?”


李世民一跑回来就是一通宣布,其实很多大臣都是懵的,虽然六部九卿的官职,基本都有升无降,但主要官员中,一个五姓七家的人都没有,中书省,门下省倒是有几个,可却是以王圭这个亲李派为首。而且,没有堂部官做支撑,掌封驳权的中书省,门下省,其实没有什么实权。


这样大面积的将五姓七家系的官员排斥在顶尖权力体系之外,只怕稍后会有不少反弹。


李世民似乎一早就料到孙享福会问,没怎么想就答道,“农部的办公场所在原先的太仆寺,左右侍郎朕已经帮你任命好了,至于郎中,以及员外郎这一级的官员,除了有原本一些太仆寺,司农寺的官员以外,朕还给你派去了不少人,大多你都熟悉。”


“我都熟悉?”孙享福有些意外的反问道。


“呵呵,正明对付世家子最有一套了,陛下将许多五姓七家门下的官员,都安排到了你农部任职了。”


房玄龄有些玩味的接了句话,却是叫孙享福面色一黑。


“陛下,不带您这么玩的。”


“要是你都应付不来他们,别人可就更难了,现在他们不是已经成了三个派系么,朕相信你能利用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帮朝廷办成一些事的。”


李世民书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让孙享福竟然无言以对,又道,“左右侍郎的位置,您应该是给我安排了两个能助力的吧!”


“嗯,李公淹和韦挺。”


这两个一个孙享福的老熟人,一个是韦氏嫡系,身份不低于韦叔谐的存在,倒是确实是得力的帮手。


“如此的话,臣倒是有些信心了,那个,臣还想在为农部组建地方衙门,至少,每道有一衙。每州有一官,每县有一吏员。”


大唐目前有十道加一个安北大都护府,建立十一个地方衙门,安排上百个官员,上千个吏员,那可不是小事情,李世民沉默了片刻才道,“目前,朕可没有那么多官派给你。”


闻言,孙享福笑了笑道,“无需朝廷派,农部的官员,最低层县一级的衙门里,只派一个吏员,这个吏员可以直接由地方百姓推选,而州一级的衙门里,在所管辖的县衙推举出来的吏员中,再推选一个才能出众之辈为领头,将其任命为临时负责一州之地农耕管理的官员,那么,朝廷只需要在各道,以及安北大都督府设立衙门,任命一个主官就行,甚至可以直接由农部的郎中兼职担任都行,因为像农部这样做实事的部门,不需要那么多人参与朝堂议事,我若不在,左右侍郎中,有一人在朝班代表农部奏事便可。”


“如此的话,倒是可行。”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他知道孙享福这是想把农部这个破门框子先撑起来,以后再慢慢完善,在各方面人才都不够的情况下,就只能先这样解决了。


“如果农部在每个县都有一个吏员的话,倒是可以兼顾着管理一下义仓。”


说到‘义仓’这个去年李世民才弄出来的产物,孙享福就有很多建议提了,所以,直到深夜,孙享福才得以回到府中。而且他还不能马上休息,制定一套农部选地方吏员的标准,以及农部今后一些职司的分配,是必须要马上弄出来的,因为明天,被分派到农部来的官员,就会来报道了。


而先把十一个设在地方的衙门建立起来,也能够让明年田亩统计这方面的工作好做些,至于农部正真的发挥功效,推进全国农业的改革,却还需要很长的努力,最初的空架子,是干不了实事的,还得等一批人才成长起来之后才行。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