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女教授:一是他忙,二是对我很失望吧!
我:失望什么?
女教授:觉得我不上进,认为我有能力又不为他分担。
我:哦!如果你是校长的话会有怎样的感受?
女教授:也会很不开心啦!
我:你拒绝了校长提拔你做教务处长,是不是你自己的选择?
女教授: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你达到自己的目的感受怎么样?
女教授:做我自己选择的,当然开心了!
我:第一你实现了你的目标,做了你想要的选择,所以你开心;第二校长没实现他的目标,他不开心!所以他对你疏远了,你觉得他做得怎么样?
女教授:要说也是,毕竟这让他很为难。但我为此很烦恼,感到很委屈,因为我这样做也没什么错啊。
我:你没有错,你的领导也没有错。只是你没有区分到人与事。在你拒绝领导的任命时,你知道他会为这件事不满意的,但并不代表他对你人不满意,否则他也不会提拔你;从另一个角度说,你只为你的家庭这个目标负责任了,没有为第二个目标——和他有个很好的关系负责任。所以,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为改善你们之间的关系再做些什么。
女教授:噢!我明白了!
这位女教授之所以会感觉到苦恼,就是因为她没有对许多混淆的信念做好区分,而且始终生活在自己的逻辑当中——“认为自己没错!校长不该这么对我!”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恰恰是这些信念的混淆,让我们处于两难的境地,阻碍我们做得更加卓越。
第35节:混淆的信念是你最大的路障(2)
其实,在这位女教授身上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区分,比如做了处长就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了吗?或者她对付出这么计较,那就一定能照顾好家人吗?因此,我建议这位女教授一定要正视这些区分,因为这能帮助她进一步理清自己混淆的信念,打开信念的盲区。
区分让我们更加清晰地面对自己心态的真相,排除那些似是而非、阻碍我们正确判断的信念,进而有助于我们改善自己的行为。
其次,区分让我们发现自己心态上的“阳光地带”。
什么样的心态能让我们获得成功?是积极的心态!
是什么让我们发现对自己有利的积极心态?是区分!
有一个农民,他家的屋子总是很暗。农民心想:“没办法,谁让我的屋子是朝西的呢。”
有一天,农民爬到屋顶的阁楼去找东西,忽然发现屋顶有一个天窗,只不过上面盖满了灰尘。
他很惊喜,连忙让妻子拿来笤帚。花了一个小时的功夫,天窗的灰尘被清理干净了。阳光从屋顶透了进来,农民的小屋一下子便亮了很多。
有时候,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一无所有。我们每个人的心态都有“阳光”的一面,只是看你是不是能够通过区分来发现。
假设说,你踏入职场,做的第一个案子就成功了。这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幸运吗?
如果你只是抱着侥幸的心态,那么很抱歉,下一次你就不一定能做成功了。因为,幸运就像买彩票一样,是个随机事件,你并不拥有支配“幸运”的钥匙,因为你不是上帝。
在心态修炼的第一个环节,你应该已经学会怎样d察。通过d察,你在自己的记录中,做了很多的准备。
在立体式d察中,你得出的结论是,你做好了与同事的配合,与客户的沟通,最终顺利完成任务,并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尽管你跟老板的沟通有些不太同步。
那么,在“区分”的环节,你要怎么让这些结论被进一步地消化,好让它们转化成你血y里天然流淌的成功因子呢?
你要区分出来,正是认真、团队意识、沟通意识……这样一些正面的心态让你获得了成功。因此,你要借助区分总结出自己心态中“阳光”的那一面,并坚持下去,你离下一次成功就不远了!
再次,区分让我们剥除心灵上的“盔甲”,发现被遮盖的潜能。
按心理学理论的说法,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有自我防御系统,保护自己免受外来侵害。然而,防御系统过强或过度滥用,就会让人好像披上一层厚厚的“盔甲”,把潜能掩盖住而无法彰显出来!
第36节:混淆的信念是你最大的路障(3)
这些“盔甲”还有可能是我们在做事情不成功时,给自己找的理由、借口、证据。我们这么做是为了让自己的失败合理化,让自己心里可以更平衡,而我们往往还不自知。防御系统本身是对人有益的,但过多就变成了逃避现实,变成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障碍。
你经常会听到有人说:
“哎呀,现在市场环境太差了!”
“我们的员工素质跟不上!”
“我们的资源不足!”
“我们的资金不够!”
我们总是喜欢把自己做不好的原因归结为这些外部因素。但是,事实上,我们往往忘记了问题可能就出在自己身上!
有一个小伙子,上班总是迟到。每次迟到的时候,他都喜欢跟上司说:“对不起!我这个人时间观念不强,下一次保证准时。”但是事实上,他依然每天迟到。
我就直接向他指出,他把自己经常迟到的表现归结为自己“时间观念不强”,这是一个负面的信念,对他以后的改正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他说“下一次保证准时”的时候,只是表明他会在行为层面上改变,但他的心态却依然没有变——因为“我这个人时间观念不强”!
他如果想要进步,不再迟到,就要在自己的心态和信念上进行区分。我问他:“你如果只是时间观念不强,为什么不见你早到,反而总是看到你迟到呢?”
这个小伙子沉默了。于是我又继续帮助他区分:“你是真的想做好呢?还是怕被批评、指责呢?”
他沉默了一下,然后告诉我,事实上,他说这番话的目的只是希望“不被批评”而已。
我帮他分析说:“我认为你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你只是敷衍一下,但是它对你的进步没有任何帮助!”
听了我的话,他才终于正视了自己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难以被别人了解,只是因为穿了太过厚重的盔甲。区分,让我们脱去所有的伪装,坦诚面对真实的自己,尤其是自己身上那些显而易见的伤痕。
被遮掩的伤口不会自动愈合,被发现的伤口才有消失的可能。
第37节:360度区分其实很简单(1)
360度区分其实很简单
人的技能和才华需要内在素质支持,才能发挥得更好。那么,区分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呢?
古时候,庖丁替文慧君宰牛,他c作过程中发出的声音和节奏,就像音乐一样美妙。
文慧君惊叹道:“啊!真是妙极了!你的技术怎么会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刚开始学宰牛时,看到的是一头整个的牛;三年后,我所能看到的就是牛的各个器官了;现在,我根据心神去用刀,不需要用眼睛看,行动跟精神合二为一。我宰牛按照牛身上的纹理脉络用刀,刀在骨头的缝隙间行走,宽宽绰绰,游刃有余。普通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砍骨头;好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用刀割r;而我这把刀虽然已经用了十九年了,依然锋利无比。”
庖丁对牛骨骼和r的区分达到如此高超的境界,所有才会游刃有余。而我们在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区分的时候,同样需要“道”。要怎样才能达到庖丁的境界呢?
下面的四点,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区分之“道”:
一、区分事实、真相和演绎
我们审视自己的心态的时候,常常不够客观,容易给自己找借口。这时候,要辨别出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借口,就要学会区分事实、演绎和真相。
这当然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事实上,我们在讲全方位外部d察的时候也说过,即便一个人努力地去做到中立、客观,也永远不要指望这个人能够100%的中立、客观,因为人的感受和所说的话永远都是主观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这一点是我们首先必须认清的辩证法。
如果我们想要很好地做出区分,就需要中立、中立、再中立!客观、客观、再客观!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真相?什么是演绎?我们先来看看大圣人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一位学生煮粥时,发现有脏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脏东西捞了起来,同时想把煮的粥倒掉。但这时候,他忽然想到,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啊!但是这些粥已经脏了,也没办法给别人吃,他就拿起勺子自己把弄脏的粥吃了。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吃,便教训了这位负责煮饭的同学。后来经过调查,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孔子很感慨地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一定真实啊!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上面的故事里,学生吃粥是孔子看到的“事实”。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看到的并不一定是事实,也更不等于真相。
孔子觉得这个学生“偷吃”——是根据他所看见的“事实”做出的演绎。
但是这是真相吗?真相背后,我们看到这位学生真实的心态又是什么呢?
真相是,这个学生不是在偷吃,而是在吃已经弄脏的粮食。而支撑他做出这样行为的心态是,他觉得“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粮食。
第38节:360度区分其实很简单(2)
即便是孔子也难免被演绎所干扰,不能马上看到真相。但是,圣人的可贵之处是他们懂得迁善心态(注:迁善,来源于《易经》中的“君子见善则迁”,表示人把心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善于调整自我的标准。因为他们心中长期以来养成的客观、中立的品德如明镜高悬般清澈无比,所以他们的区分总是更加准确的。
通常我们讲,我们要尽力地弄清事实和真相,不要去演绎。但是我们哪怕是基于自己的行为所作出的判断,都很有可能是根据演绎得出的。
例如,很多人迟到之后,都会为自己辩解说:“今天是因为塞车”“今天不小心多睡了一会儿”……这些说法看上去好像是事实,但其实这只是为了自我安慰而“演绎”出来的借口。
真相是什么呢?或者说,你的真实心态是什么呢?你的真实心态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所以总是拿各种外部的原因当做借口。
连圣人都难免犯错,我们想要通过360度区分认清自己的心态,就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客观、中立。我们只能相信客观的事实才是真相,我们要主动地杜绝主观“演绎”给我们带来的干扰,因为这是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区分事实、认清心态的唯一出路。
二、区分“利益”和“立场”,一切皆有原因
人在进行区分的时候,常常容易站在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来看问题。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akon,他最近参加了所在公司的晋升选拔。和他一起参加的一共有三个人,最后另外两个人都顺利地晋升了,只有他没有得到自己理想的职位。
akon:我觉得不公平,这次选拔,另外两个人明明都不如我。
我:那你说说,他们哪里不如你?
akon:那个a,为人古板,什么本事也没有,不过是靠名校博士的头衔而已。那个b,本事倒是有一点,但是业绩绝对没有我好。他为什么能升职?还不是因为跟领导打得火热!
我:你说的a和b,他们跟你晋升的是同样的职位吗?
akon:a申请的是技术主管,b申请的和我一样,都是产品类的管理职位。
我:是这样。那我们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个事情。我们来分析分析,你们领导为什么选a和b。一个技术主管,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当然是技术。你的同事a,是名校博士。我们虽然不能一概按学历论能力,但是对于技术人才,博士和硕士还是很不一样的。你说他古板,这一点是不是一定让他做不好技术呢?不一定。古板的人反而更稳定呢!
第39节:360度区分其实很简单(3)
akon:好像有点道理。
我:我们再来说说,你的直接竞争对手b。这时候,你应该从自己的立场跳出来,猜一猜你们老板的想法。也许,他觉得b执行力可能弱一些,但是选择b他更能掌控事情的进展,更放心。
akon:我可不想整天跟在领导p股后面!
我:你还是把自己的情绪放在了里面。难道你不需要跟领导汇报工作进度吗?你的下属要是总是不找你汇报情况,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akon:你说得好像都有道理,为什么我原来没想到呢?
我:你一直都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又怎么能在自己身上找到答案呢?
抱着原有的利益和立场,我们会觉得自己横看竖看都没有问题。因为,正是原来的利益和立场,驱使我们做出了当时的行为。只有跳出自己的固有“利益”和“立场”来看问题,我们才能走出误区,顺利地进行360度区分,真正认清我们的心态,抓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
三、世界上根本没有“两难问题”
赵传的《我是一只小小鸟》中唱道: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
在歌中,“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好像是一个两难问题。其实,是歌者自己的假设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人为地把它们对立起来了。现实中,有很多人面对生活的压力,也同样活得很有尊严。
我再举一些年轻人常常遇到的所谓“两难”问题。
一个女孩子很想嫁给一个男人,但她姐姐不同意,所以她觉得很为难。
一个男孩子想要去大城市闯荡,但是觉得这样无法照顾爸妈,对爸妈不孝顺,所以犹豫不决。
……
其实,只要我们懂得区分,就可以击破这些“两难问题”的假象。而且,我们区分所要针对的,正是这些心态上的偏差。
事实上,第一个女孩的心态是,她自己没有面对困难,而是在逃避!如果她真的想嫁给这个男人,姐姐绝对不是障碍。
第二个男孩也是在心态上走偏了方向。他把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混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假的“两难”表象。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地方,在哪里能够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才是决定你选择的要素。而孝顺的问题,不在于你身在哪里,而在于你对爸爸妈妈是不是真的关心。
在纷繁复杂的事情面前,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击破“两难问题”的假象,在处理问题时就能像庖丁解牛一样游刃有余。
第40节:360度区分其实很简单(4)
四、旁观者往往比你看得更清楚
有时候,因为自身的痛苦,我们会陷入一种迷茫。这时候,我们必须主动地去寻求别人的帮助,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心态的区分。
有一位a女士失恋了。她觉得自己努力地尝试过走出来,但是她没有成功。于是,a女士找到了我。
a女士:我失恋了……我好烦……
我:我很理解你,除了烦之外,你的感受怎么样?
a女士:很难过,很痛苦……
我:为什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呢?
a女士:因为我失去了爱啊……
我:看你如此伤心,可见你心中还有爱!
a女士:你说得对!我很爱他!他不爱我了,所以我很伤心!
我:既然你心中有爱,对方对你心中无爱,爱在你这一边,你并没有失去爱,只不过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
a女士:(沉思了一会儿,长舒了一口气,眼睛又重新放出了光芒。)嗯!是啊!我虽然还会感觉很痛,但是我的心情已经好多了!我会珍惜这段经历,我知道我会再找到爱我的人。
就这样,a女士终于走了出来,开始放下过去重新生活。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掉进了失恋痛苦的深渊当中,很多东西自己看不到,更区分不到,很容易就会陷入痛苦的情绪当中难以自拔。这时候,你就需要找到别人来帮你区分,帮你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
这就像一个很脏很臭的湖,里面的水是死的,所以湖水不可能变干净。帮你区分的人则就像是一个抽水机,帮助你把心态上的污水一点点地抽干。脏水抽光了,压在你自己心口的大石头也就露了出来,你就能够区分出自己的干扰和盲点。
a女士就是通过我和她的交谈,看到了自己心口那块大石头的模样,同时发现了这块石头的另一种含义。所以,她才能够把这块石头当成对过去的纪念从心头移开,开始创造新的生活。
当然,区分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帮助你区分的人,即使不是像我这样受过专业训练的心态教练,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区分能力的人。自己都理不清头绪的人,只会把你带到更加混乱的境地。
第41节: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1)
摆脱“混淆人生”的26位密码
生活中有很多近似的理念,它们的差异其实都在心态上。这一节,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平常生活中最容易混淆的一些典型理念。
看完我对这些理念的区分之后,希望读者们能够举一反三,在其他的理念上也能很好地区分。
最好的修炼方法是,在我帮助大家对这些概念做出区分之前,你可以自己先进行区分,然后参照后面的答案,检视自己区分的结果。毕竟,不是每个人生来就能很好地区分这些概念,区分能力是靠在实践中不断磨炼来提升的。只要我们经常训练,也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区分能力。
一定要说明的是,区分没有标准答案可以参考。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针对不同的人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区分方式。
需要区分的理念:
a。自责、负责、指责
b。负责任和承担过错
c。大我和小我
d。意向强烈和急于求成
e。智商和情商
f。沟通和争辩
g。负责任的冒险和孤注一掷
h。主观和客观
i。严肃和严谨
j。我希望和我来做
k。知道和做到
l。能力和权力
m。焦点在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