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武侠仙侠>三国之蜀汉中兴> 第110章 继承大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继承大统(2 / 2)

各自印绶由谯周和费祎两人负责发放,到了刘封这里,刘封接过了右将军印,上前跪倒在禅台之下,伏地跪倒:“父皇,儿臣有事禀奏。”


文武百官其实一直都在观察着刘封的反应,自从刘邦平定异姓王之后,便规定外姓不得封王,刘封虽然是刘备的义子,但谁都知道他本是寇氏的后人,封为燕王实在出人意料。刘备左右,关羽、诸葛亮等人也都目光深沉地看着刘封,这次分封王位,是他们几个人珍重商议过的,虽然不管外界如何议论,但刘封毕竟是刘备自己收养的义子,总要给一个名分,否则便显得刘备心胸


狭隘了。


在这个十分敏感的当口,刘封的举动,无疑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思,百官鸦雀无声,就连礼乐也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高台之上,刘备身穿龙袍,头戴王冕,气势和先前又有不同,见刘封跪地,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抬手道:“子益有何事,起身奏来。”刘封依然跪地,将象征着王爷身份的玉佩和节杖捧在手上,大声道:“儿臣蒙父皇其中,能收为义子,已然知足,得赐王姓,铭感五内,不胜惶恐,自当肝脑涂地,助父皇完成复兴大业,但这燕王爵位,乃


是帝室贵胄,封德才不足,不敢接受,还请父皇收回。”


刘备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笑道:“子益良苦,随朕东征西杀,立下汗马功劳,既为朕之后,就当封王,此乃遵从王法礼度,不必推辞。”


刘封又道:“父皇器重提携,儿臣牢记在心,日夜以思报效,然燕王之位,臣实不敢忝居,今追随父王左右,又时常念及父母先祖,愿光耀祖上之辉,若父皇能赐先祖罗候之位,乃封之所愿耳。”


刘备又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刘封意志坚决,也不怕冒犯天颜,愣是不肯接受燕王之位,最终在关羽和诸葛亮等人的劝谏之下,继承寇氏祖上的爵位,封为罗候。


这样一来,大家对刘封的看法又改观不少,尤其是诸葛亮和关羽,这可是他们未来的女婿,先前商议将刘封封王,也是一种考验,但谁都不敢说破,如今见他如此谦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这件事的决断,刘封也曾和法正商议过,他本想借此恢复寇姓,但法正却认为这样不妥,一来恐怕天下人议论刘备,说他有了子嗣,便排挤刘封,不能容人,另一方面则是怕有人会故意借此做文章,说他


对刘备有了心,不愿做刘备之后。


最好的办法就是依然姓刘,却继承先祖的罗候之位,感念刘备赐姓培养之恩,也表示自己并没有夺嫡篡位之心。


其实刘封自己对这个燕王也不感冒,一旦默认了,就算他再端正,恐怕也要被人非议,而且关羽、张飞、诸葛亮这些人也才不过是个侯爵,他上来就封王,这以后别人怎么看他,还怎么相处?


一切文武官爵都安排完毕,刘备金口玉言宣布大赦天下,两川军民,无不欣跃。


下午时分,刘备又率领文武在成都之南御驾亲耕,这是效仿先贤,又举行了一个农耕祭祀仪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同时宣布减轻赋税,劝农耕种。


“劝农”是诸葛亮提出来的农本方针,实行“不夺民时,不尽民财”的双赢政策,充分发挥了民本思想,发挥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多劳多得。


刘封虽然对这些不甚了了,但对诸葛亮的聪明却不得不佩服,果然不愧是数一数二的内政人才,这可比曹操的屯田制又高明了许多,里面有很多的激励措施,百姓只会有动力,而不会感到有压力。


当然与此同时,军屯也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开春之后,练兵的同时,也会让这些士兵耕种,尤其是定了组建骑兵的决策之后,粮草更成为重中之重,骑兵的费用可比步兵高了近十倍左右。同时诸葛亮还建议大兴水利,以其弟诸葛均为堰官,借助原先李治父子开设的水道,重新疏通益州到长江的水路,也是一条商路,增强与中原的商业来往。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