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盟军为了打通印度和中国的陆路通道,决定反攻缅甸北部地区,为了打通滇缅公路,驻印度远征军和国内的远征军,同时向缅北和怒江以西的日军发起攻击。李弥和第八军已经进入攻击松山高地的阵地了。担负攻打松山高地的任务。松山地处怒江西岸,山峦叠嶂,地势高耸,是经惠通桥到龙陵的交通要道。1942年日军侵占此地后,多次加修工事,易守难攻。固守松山高地的日军五十六师团二三联队。
就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时刻,一支装束奇怪的队伍,坐着木筏顺着澜沧江向下游进发。说这支部队装束奇怪,那是因为他们穿着绿色的军装,戴绿色的帽子,衣服上没有任何标识,但他们装备精良,个个都是精神抖擞。一看就是一支武力强大的现代化jūn_duì ,就是这支现代化的jūn_duì 却有很多士兵在胸前挂着个大葫芦。当地老百姓看见这些当兵的也搞不懂是走方郎中还是当兵的。更奇怪的是这样一支现代化jūn_duì 却要乘坐最原始的木筏。
这支让人搞不懂的部队就是李勇带领的,果敢自卫军独立旅。这支jūn_duì 从洼子田处乘上了木筏,顺流而下,浩浩荡荡的向目的地进发着。这次5000多人马和物资,所用的木筏不是小数,连延数公里,蔚为壮观。
李勇带领着队伍小心翼翼的在澜沧江里,和激流险滩搏斗着。经过10多天才来到离思茅10多公里处的一段相对水流平缓的江段。从出发地到这儿不过区区200多公里,为什么要走这么久啊?主要还是驾驭木筏的放筏人缺口太大,在激流险滩处,只能让他们在江岸上游下游的反复跑,轮流驾驭木筏,过险道。只有到了,水势平缓的地段,才能交给自卫军的战士们驾驭。这样无形中就浪费了时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万幸的时,这次出征到现在为止,只是牺牲了2个士兵,都是过激流时,人被冲到水里撞到暗礁上,捞起来后已经没救了。
到了思茅,李勇马上联系先期抵达的人员,询问船只准备得情况。当得知船只已经准备好了,李勇这才大大的松了口气,让所有人员马上上岸休整。为了不惊动当地的政府和驻军,李勇没让部队进城,而是停靠在离思茅7公里外的一段江面上,岸边是树林,便于部队隐蔽。派人找到先遣人员,让船在天黑后来此地接人上船。
太阳落山已经2个小时了,思茅的码头上一艘艘大木船,悄无声息的驶出码头向上游驶去,打头的一艘木船在指引下靠在岸边,岸边李勇正在焦急的等待船上的人。只见船上跳下一位身型微微有些发福的中年男子,此人正是思茅水运公司的杨老板,见了李勇抱拳道:“李旅长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请见谅啊!”
李勇抱拳回礼道:“哪里哪里,杨老板客气,本该亲自登门拜访,但公务在身还请杨老板莫怪啊!”
双方相视都哈哈一笑,还是李勇先开口道:“感谢杨老板鼎力相助,帮我解决了大麻烦。”
“李旅长休要说感谢,贵军是去打小鬼子的,我杨某人岂能不鼎力相助。还有什么需要,李旅长尽管开口就是。”
独立旅的官兵们在江边依次上船,由于思茅以下的江段有很多城镇,为了这次隐蔽的千里进军,李勇下令所有官兵躲进穿仓,没有命令不得出来。
船队一路浩浩荡荡的向目的地驶去,独立旅经过七天的航行终于来到了离大其力十公里的江面上。大其力(tachilek)是一个缅甸靠近泰国边界的边境城市,在泰缅边境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泰国湄赛(maesai)并称为湄赛河畔的双子镇。大其力的人口以克扬族为主,让女人在脖子上戴铜项圈是缅甸克扬族的习俗。人们习惯将他们称作长颈族。这是一支生活在母系社会的山地民族,大部分生活在缅甸和泰国的北部。在这儿也生活着大量的华人。这也是为什么把首战之地选在这儿的原因。
李勇命令船只靠岸,联系先遣队,在先遣队人员经过侦查和在国内得知的情报是:为了应对对印度作战和对中国方面的防御,组建了缅甸方面军。1944年3月.缅甸方面军成为南方军中最强大的集团,拥有3个军10个师团,其中一个军第28军(第54师团、第55师团,第14野战输送司令部,负责中、下缅甸防御)由于大其力地处日军驻缅军的后方,现在只有很少的驻军担任地方管理和后勤保障。大其力共有一个中对的鬼子,100多人,他们隶属于第28军第14野战输送司令部第4旅团第3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