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福王的亲信,能得到北明朝廷重用的,还有另外一类人。这类人,就是东林党的死对头。万历后期,党争是如此的激烈,如此的冷酷,几乎每天都有官员因为党争的缘故,遭受到各种不正常的处置。话说,在残酷的党争中,东林党倒下的人的确不少。但是,被东林党干掉的其他官员,数量也相当不少。
好像昆党、齐党、楚党等,都是东林党的死对头,东林党占据上风的时候,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要么被撤职罚俸,要么被下狱待罪,要么是被降职发配。还有的,直接就被罗列罪名,判处了重重刑期。这次他们终于有重新出山的机会,自然是对福王感恩戴德,痛哭涕零,衷心拥护。可以说,他们和以清一色东林党人组成的南明,绝对是势不两立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送来,局势越来越明朗。徐兴夏发现,北明的统治架构,乃是以后宫、内监、jūn_duì 、厂卫等几部分混合组成。后宫自然是郑贵妃为首。在万历皇帝生前,她就是后宫之主,独享专宠,其他嫔妃完全不是她的对手。现在万历皇帝驾崩,登基的皇帝乃是她的儿子,自然就更加没有对手了。
内监则是以卢受、王体乾、李朝钦、王朝辅等人为首。王体乾原来是殿中太监,掌握着一点的权力。这次他迅速的投靠福王党,结果被越级提拔,成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可谓是平步青云。至于李朝钦、王朝辅两人,原来乃是福王的心腹,这次也分别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辽东镇守太监。这两个职位的权力,都非常大。
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的重要姓,就没有必要多说了。需要提点一下的,就是这个辽东镇守太监。明朝的九边重镇,全部设有镇守太监。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负责监视军镇的动静,连各镇总督、巡抚、总兵官等人,都要接受他们的监视。因此,他们很多时候又被直接叫做监军,拥有先斩后奏的最可怕的权力。
原来的宁夏镇,也是有镇守太监的。只是那个镇守太监不太管事,除了喜欢掠夺钱财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理。徐兴夏闹将起来以后,他果断的就带着自己的钱财开溜了。现在到底是隐藏在了哪个角落,徐兴夏也懒得去打探了。估计这个太监,也不会再次出现了。
明朝的九边重镇当中,兵力最多,地位最重要,耗费钱粮最多,管辖的地盘最大,人口最多,最有油水的,自然是辽东镇了。特别是在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大金国以后,明朝廷消耗在辽东的军费,都是以数百万两白银来计算的。要说这些银两,最终都能用到实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各级官员肯定是要雁过拔毛的。
辽东镇守太监的地位,还在辽东总督、经略、巡抚等人之上。所有的事情,他都可以过问,偏偏他又不需要负什么责任。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职位,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了。辽东军镇的军费,只怕有小三成以上,要落入这个镇守太监的私人腰包吧。即使放眼全国各地,都没有比这个位置更加有油水的职位了。
东厂原来的提督太监卢受,这次也受到了福王的重用。由于东厂本身的权力一直受到压制,东厂上下,本来就对万历皇帝就不太满意。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希望他们的权力,得到充分的行驶,而不喜欢受到约束。古今中外,有哪个特务机关希望自己的权力被约束的?最好是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凌驾于一切之上。
然而,万历皇帝毕竟不是昏庸之主,他很清楚,东厂和锦衣卫这两条狗,用来看家护院是可以的。被逼的没办法的时候,放出去咬咬人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将他们放出去,不理不问,他们就很有可能将全国都弄得一塌糊涂,无法收拾,甚至反过来咬主人。这在历史上,是有过深刻的教训的。王振就是最坏的例子。
因此,在万历时期,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始终都被遏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范围内。纵观万历一朝,几乎没有东厂和锦衣卫的绯闻。万历时期的东厂提督太监,还有历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既然连名字都不知道,自然就谈不上专门的攻击了。这在厂卫横行的明朝,绝对是最难得的了。就连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还被人诟病不已呢。
这次福王不知道许诺了什么,东厂居然反水了。卢受估计是要在自己致仕之前,让东厂实实在在的威风一把,才会积极主动的投靠福王。估计,东厂上下,也都是这样的心思。因为,他们都很清楚,只有投靠福王,才有出路。东林党的各位官员,对于东厂的阉人们,可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如果太子殿下登基,东厂的曰子,绝对不好过。搞不好,连东厂这个特务机关,都要被裁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