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秦安君是个认识人才的主上只不过他们刚来,不能马上就认主,先在这里住下再说。
咸阳城的物价比邯郸的都高,但是人们带着自信的笑容,比邯郸的愁云惨雾可强多了。
安排姚贾一家住下之后,李季阳第二天就上朝了。
朝中的事情还是那些,军中提出增加战备,因为现在诸侯国只是被蝗灾闹的伤了元气,等他们回复之后,又该起战事了。
军中调动,羸政自己安排,吕不韦他们几次插话都没能成功,咸阳城周边二十万大军跟北疆那些悍卒轮流掉了个个儿。
北疆那些悍卒凶悍更甚原来的守军!
而北疆那边有高耸的城墙,延绵千里的长城,足够遮挡匈奴人的进攻。
禁军之中,也有调遣,一些人也慌了神,等到了立秋之后,整个咸阳城都在羸政的掌握之中,而外面的郡守们,也都对国主投诚了。
关键是羸政的手段越来越秦始皇了,李季阳觉得自己见证了一个伟大帝王的成长!
只是吕不韦再次被逼的缩了自己的势力,很多人都因为跟吕不韦交往甚密而被羸政发配边疆,在那里,没有一定武力的人,就是炮灰啊!
这情形,很微妙。
但是在立秋之后,拾完秋,交纳税粮的时候,吕不韦出招了!
吕不韦在咸阳城的四门那里,搭了好高的一个木楼,挂了一本书上去!
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但执政的羸政在最初就选择了法家思想,他重用韩非就是一个信号,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在秦国全部受挫。
《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其实吕不韦的这本书没写错,可他选错了它面世的地点,因为秦国其实从商君确立了秦律开始,就已经是法家的天下了。
吕不韦现在也是没办法了,原本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与出来。
他这一着急,就强征了,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
也不知道是不是相互抄袭得来的。
吕不韦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
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就这样写道:“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挨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为了益求,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找来人,商量怎么能让书籍尽快得让人知晓,他等不起,也不想等,他没时间了!
国主最近越来越针对他了,他的势力不管是老的还是新的,都被羸政拾狠了!
赶尽杀绝的姿势摆的太明显了!
吕不韦甚至送走了长子,让他在赵国做买卖,不让他回来秦国,吕不韦的长子对此很不满,穆氏已经疯魔了,写信将事情都告诉了他,让他在赵国,将吕家的东西都归到他的名下,吕不韦知道之后气得不行,怎么说,儿子就是不相信!
他远在赵国,吕不韦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
一直到《吕氏春秋》出来,吕不韦还没想好怎么宣传这本书。
有的说请一些大儒前来,讨论这本书;也有人说不如给各个学堂一套这本书,让学子们都学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