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功的报捷公文送到西安时,尽管西安的唐军文武重臣对满人的胜利早有预感,但如此干净利落的得胜还是让大家欣喜欲狂,满人上至大汗,贝勒,下至一般普通族民,不下十万人全都毁于火海,而唐军一举收复了辽宁全部土地,伤亡不过数百人。
一时为高立功请功的奏子满天飞,唐军更是将满人覆灭的消息明发天下,唐军境内全民欢腾,明军在小凌河畔的胜利马上显得微不足道。
可是李鸿基对立下如此大功的高立功却并没有加官进爵,反而对高立功擅自接受科尔沁的美女海兰珠一事大加喝斥,并把他请求同意将辽宁封给科尔沁部的奏章封还,上面只批了四个字,糊涂之极。
高立功接到李鸿基的批复,恰似一飘冷水从头浇到了脚,论关系,唐王不但是自己的妹夫,还是以前的生死之交,立下大功,不但不赏,反而只因小事而被喝斥,所请都不准,心中不由郁闷。
他身边的一群幕僚看到主帅受到如此待遇,也为之鸣不平,纷纷抱怨唐王殿下此举太过,要求上奏抗辨,让高立功更觉烦闷无比,将左右喝退后,重新拿起自己退回来的奏章观看,却不知在哪里出错。
若是以大明律,将领在前线私纳外族的美女,当然是大忌,现在朝庭的jūn_duì 虽然已腐化,这一条已名存实亡,但还是得避过朝庭地耳目。不能做得太明显,jūn_duì 才会男风盛行。
可是对唐军来说,在和蒙古人。满人作战中,这一条却从来没有遵守过,不要说大将军。就是一般士兵抢到女子也不会受到处罚。外族的女子可以作为战利品已得到唐军上下的默认。唐王为什么会如此对待自己,真象幕僚们所说,是怕自己功高震主吗。
高立功努力将这个念头驱散出去,唐军是唐王自己一手打造地,自己功劳再大,也震不了唐王。高立功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将奏章收回,重新攒写。
听了牛金星的话,邢红娘考虑了半响才道:“牛大人。李际遇盘居此处四五年,手下不下四五万人马,我看是否和李公子会合后再行围剿。”
牛全星一听,此时正是表现唐军军力的时候,马上大摇其头:“红将军过虑了,这等土寇,漫说只是四五万,就是来个十万,我军也可一鼓荡平,如果等到与李公子会合,刚才那些饥民地粮食又不知有多少人会被抢走。”
牛金星所说颇有道理,邢红娘从离家之后,一直流落在河南,心中对这些河南地饥民委实同情,把他们都当成了自己地乡亲,才会毫不犹豫的把本来应该全部押给李岩的粮食分给饥民,如今粮食已发放快过半,若是这些粮食全部落到土匪手中,那所做又有何意义。
“既然牛大人有信心,那本人当然遵从。”
李际遇起兵多年,一向对辖下的民众吸骨敲髓,家底极厚,剿灭李际遇,不但可以获得一部分粮食补充,还可以震摄其它杆子和土匪,无论是对饥民,义军,还是唐军都有好处,正是一举三得之事,牛金星既然有把握,邢红娘当然不反对。
李际遇出身于嵩山少林,他的一身武艺出神入化,后来参加朝庭的武举,得中武举人,在登封做了朝庭地一个小官,崇祯初年,河南已是旱灾不断,而官府的租税一点也不下降,差役们如狼如似虎,不知有多少交不出粮的小民被活活烤打至死。
这催税的差役中,就有李际遇指挥地一小队人马,也许是出身于少林的原故,李际遇对交不出粮的百姓总是有几份不忍心,他交上去的租税自然最少,多次被上官喝斥,李际遇忍无可忍,和自己的朋友蒋发相商,不如反了。
这个蒋发也是了不起的人,武艺和李际遇相差无几,据后人考证,现经流传的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就是得传于蒋发,清兵南下时,李际遇不作抵抗,投降了清军,得授总兵之职,后来却被清庭借故诛杀,蒋发逃了出去,隐名于李际遇的好友陈王庭家中为仆。陈王庭即是陈氏太极的始祖,据说陈氏家祠藏有陈王庭遗像,旁立一人持大刀者即为蒋发。
两人说干就干,他们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当夜就杀进登封县衙,将县令和他的仆人全部处死,李际遇和蒋发平时为人豪爽仗义,不但得到他们部下的敬重,其他衙役也和他们交好,得知两人杀死县令后,其他人马上推举两人为首,高举反旗,一时之间饥民从者如云。
少林寺的方丈得知李际遇造反后,为了不连累少林寺,马上宣布将李际遇逐出少林,并派人告戒李际遇,让他带人马退出登封县,登封到底是少林寺所在,寺中有数百武僧,李际遇不敢违抗,率军离开了登封,他一路南下,攻破多座县城,很快人马就发展到了四五万人,就在驻马店内驻扎了下来。
两人手掌重兵,尝到权力的滋味后,很快就忘了当初起兵的初衷,变得贪财好色,追求享受起来,手下的军纪也败坏的无以复加,对周边的百姓盘剥比起朝庭来更是变本加励,这次竟然打起唐军发给灾民们手中的粮草来,这时的李际遇,已由原来反抗朝庭租税的义军变成了最大的一股土匪。
此时李际遇将人马藏在天中山附近,正在焦急的等线报传回来的消息,天中山号称天下最小的名山,仍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亲自筑土垒石建造而成,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据说此地为天下之正中,故名为天中,在每年的夏至之日,中午时分。整座山无影。
天中山因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自写下了“天中山“三个字而闻名于世,唐时又在此地建无影塔得以证实。天中山旁边地河流为蔡水,周时此地受封蔡国,正是有了蔡水(注)。李际遇才能在大旱之年立足驻马店。
李际遇的人马越多。胆子越小。开始只有二人就敢杀上县衙,据城造反,后来以不到一千的乌合之众就敢攻打县城,将来剿地官军杀的屁滚尿流,可是占了驻马店,安定下来后。李际遇却再也不敢打仗,每次官兵来剿时,他都通过厚礼送给带队的军官,换取平安。实在是避不过去是才打一仗,却多半能赢。
官军见如此,也不敢过分对李际遇进行逼迫,反正驻马店属于两府管辖,两府管辖地结果就是有好处都可以伸手,有责任都可以推委,李际遇也就在驻马店逍遥快活地做了四年五地土皇帝。
若说李际遇敢打一万增备精良的唐军主意,再借他两个胆子也不行,李岩在归德府举起义旗时,李际遇就备了一份厚礼送过去,以换取李岩不攻他的承诺,当时李岩的人马不过万,全是刚加入的饥民,可见李际遇的胆子小到何等地步,李岩地力量根本不足以攻取他,当然乐得收下礼物。
只是这次唐军送来的粮食太过诱人,而且全是白哗哗的大米,不能打唐军的主意,饥民地主意那就毫无顾忌了,李际遇的人马从饥民手中抢过几次大米之后,再也忍不住贪念,和手下相商数日后,才定出了这个计策,自认为做得万无一失,没想到却引来了一群死神。
定下剿灭李际遇之策后,牛金星留下二千人马和民夫看守粮车,其余八千人马在刘小草等深悉李际遇情况的土匪带领下,直向李际遇的大本营天中山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