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继起的读书人准备考试就只在写作速度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文章的质量。更不肯认真在积累知识上下功夫。有地士人甚至相互吹捧,哄抬那些草率成篇者的身价,以制造知名度。
已经有了应试资格地举子也以此为荣。准备应试地学童也群起仿效。逐渐形成一种华而不实地文风。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有见识地朝臣看出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一再向宋太宗上奏章。宋太宗很快就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危害性,便立即改变做法,才决定不再以行文地迟速作为决定名次地标准。
今天地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持。操办者统由礼部安排,宫中太和殿虽然宽大,如果容纳二百多人同时考试也显得拥挤。殿试地场地干脆,放在太和殿前面的广场中。
现在正是秋天,正所谓秋高气爽,礼部的官员早已在广场上搭好竹棚,士子端坐在竹棚下。不冷不热,刚好可以发挥好成绩。
竹棚下面已摆放好桌椅,桌椅上写好了应试者的名字和号码,各人对号入座后,礼部官员开始发放试卷。
这次考试总共为三个时辰,中间有一刻钟地时间吃饭,休息,考场严禁走动喧哗,一旦发现,旁边监考的官员马上就会将违纪的士子带出场外,试卷作废处理,二百多人无一人敢出声,无论这场考试是好是坏,都不失有一个官位,大家到了这个时候,自然没人敢大意。
和以往殿试只做一遍策论不同,这次殿试地内容也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物理、数学、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全部都有,最后一遍才是策论,策论的分值只占了四分之一。
这些题目都是由朝庭下属地各个高等学院抽调教师拟定,出题之人确定完了题目,便全部封存起来,而出题之人也集中在一起,时刻有人监视,严禁外人接触,至到今天士子考完,才能恢复自由。
考试一开始后,李鸿基也坐在太和殿外面,太和殿的台阶高出整个广场六七米,从这里可以一览全场,礼部官员也将一张试卷送到了皇帝的手上,为了保密,这次殿试的题目连李鸿基自己也是现在才看到。
象物理,数学两门学科最初是按照李鸿基自己记忆加上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化学则没有分门别类,而是依附在物理里面。
许多东西前人早有研究,却只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如火药,大炮,里面就牵涉到物理,化学,数学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前只是凭经验一代代相传,却不知如何总结,而为了保密,还往往在上面披上一层层神秘的外衣,让外人摸不着头脑。
工匠的地位一直极低,士农工商,工排在第三位,许多工匠都不识字,就是想总结也总结不了,而读书人却不愿意着手去研究这些低下的东西,自然也就不会形成文字总结出来推广,而一旦掌握技术之人还没有找到断承人就死去,意味着技术就此中断。
李鸿基虽然系统学过各方面的知识,其实也早已忘记的差不多,他自己记忆的东西也是一鳞半爪,并没有形成系统,这些知识刚开始时很不完善。
只是李鸿基幸运的是先找到了对西学方面深有研究的孙元化,接着又找到了将中国各种技术总结在一起的宋应星,李鸿基的一鳞半爪,对孙元化,宋应得等人却是意义非凡,往往只是一个提点,就能让他们突破一个瓶井。
李鸿基的提点,对于当时的世人来讲,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方面的大门,加上商洛大量翻译出西方的各种科技基础方面的知识,和前人的各种技术总结后,使商洛的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到全面超越朝庭和西方各国的程度,而一向薄弱的基础知识也归纳总结,形成了系统的理论。
李鸿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工部各项研究大量的投入,如今朝庭从事各种科研的人员已不下万人,许多新的技术还在源源不断的涌现,而理论方面的知识也一直在往前推进。以现在大唐在各门学科基础方面的知识,其实也不逊于后世初中所学的教程,许多知识还远远不是后世初中水平的人能接触得到。
看到上面的一些题目,李鸿基自己也傻眼,这些题目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许多东西他早已忘记,如果他来答题,恐怕会错漏百出,他只得放过研究这些题目的打算,看到最后一道策论题时,却是怔了一下,抬头看到下面的士子一个个答题飞快,不由点头微笑。
其实能进入今天最后殿试的士子,成绩都不会差,殿试的题目更多的是综合考虑,并不会出特别冷僻的题目,李鸿基也不需要官员全面掌握各种物理、数学方面的高深知识,只需要他们以掌握常识性的东西就可以了,因此各人都感觉殿试好象比会试还要简单。
黄宗羲只花了一个时辰就将前面的东西全部答完,最后只剩下一门策论,这次策论的题目照样普通,仍是出自论语中的一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以黄宗羲的经验,前面的题目有可能会有许多士子全对,策论虽然只占四分之一的分值,能分出高低的只有策论,朝庭已废除八股文,这个策论可供人发挥的地方就多得多,黄宗羲思考了半天,才敢下笔。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个题目刚好可以和现在闹得纷纷扬扬的黄金事件联系在一起,这次黄金事件,朝庭虽然没有作出表态,但士子们却是私下传言,黄金应该归朝庭所有。
黄宗羲咬了咬牙,写出了自己的论断,“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衰。”洋洋洒洒,花了一个时辰就写成了一遍千字文,写完之后,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才上交,离考试结束时间还有半个时辰。
出了宫门,黄宗羲身上不由出了一身冷汗,这次他将自己的答卷和黄金事件联系起来,等于是一场赌博,如果朝庭最终当真收回响尾蛇团的黄金,他这篇文章等于和朝庭作对,说不定仕途就此完结,只是黄宗羲却相信,皇帝不可能看不清当中的得失,才敢如此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