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覆汉> 第十九章 折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折返(2 / 2)

“然也”公孙珣不由笑道。“宦海之上,随波逐流,本就是如此……郭公这是何意,莫非要赠诗与我,聊表心意”


“诗我是做不出来的,却有几句话与你,可表心意。”


“珣,洗耳恭听。”


“文琪,”郭缊长叹道。“你知不知道,我心中其实挺羡慕你的恣意风流,也极为佩服你的勇烈功业。因此,每次见到你时就不由去想,若是我也能像你那般一往无前,有进无退,做下如辽西、如弹汗山那等壮举,岂不是也不枉来此世间一场”


“那郭公为何不做呢”


“人生于世,多不能随心所欲的”郭缊愈发感慨。“家族郡国、职责功业,都是要面面俱到……”话到此处,这郭太守忽然压低声音。“我父有信从洛中来,言朝中云波诡谲,要我务必小心谨慎,不留把柄。而你即将入中枢为郎,身处其中,便是有天大的后台,也要小心为上……慎之慎之”


言罢,不待公孙珣追问,这位并州名门出身的年轻太守,却是直接一甩衣袖,快步躲入了官寺之中,空留前者愕然于秋夜风中。


一夜无言,第二日,韩当探路而回。


“如此说来,那大孚灵鹫寺居然是百年古寺了”赵芸好奇问道。


“回禀少夫人,正是如此,那大孚二字便是御赐的名字。”韩当赶紧拱手作答。“这五台山的寺庙竟然只比白马寺晚了区区数年,确实让人惊愕。”


“如此我们今日就走吗”赵芸期待之余却又赶紧看向了自己丈夫。“郎君,需不需要向明府辞行”


“不必……”正在想着什么的公孙珣当即回过神来。“昨晚上送郭府君的时候已经做了辞行。”


“那我们现在就走,去那大孚灵鹫寺”


“走吧”公孙珣看似有些不以为意,又显得有些缺乏兴致。


但无论如何,妻子乘车,丈夫骑马,左右义从、家人护卫,却还是出城而走,然后沿着滹沱河往上游走去……按照韩当所言,无需渡河,只要走个二三十里,来到滹沱河发源的那座山,便可以直接拐入五台山的核心部位。


“地势倒也险要。”一番行路,等到下午时分,公孙珣方才终于来到那座滹沱河的源流所在。“堪称雁门东部的门户了。”


“少君所言不错。”韩当指着眼前的山峰道。“过了这座戍夫山就是代郡了,然后便是通往冀州的飞狐径了,若是在这里屯一营兵,居高临下,又不缺水源,怕是无论代郡入雁门还是雁门入代郡就都要寸步难行……”


“怪不得叫戍夫山”赵芸终究年纪尚小,听到对话后便忍不住掀开车帘插嘴。“想来古时此地必然是常有兵马驻守。”


“少夫人明鉴。”韩当点头答道。“我前日在此处,曾问过本地人,确实有这么一种说法。”


“有一必然有二,”公孙珣忽然问道。“莫非还有别的说法吗”


“是,少君。”韩当握住马缰答道。“也有人说,凡我大汉一朝,河北一带的征夫往边地戍边时,多是先过了飞狐径,然后在此山下的路口处进行分割派遣……前汉时,若是发往并州对抗匈奴,便嚎啕大哭,若是去幽州戍卫长城便喜极而泣;后来本朝羌乱,就变了个样子,若分往凉州对抗羌人,便嚎啕大哭,可若是去并州戍卫长城,便反而喜极而泣了;而如今这十几年,羌人渐渐平定,可鲜卑人又起来了,所以又变了一个样子……但不管如何,久而久之,当地人便称此山为戍夫山了。”


此言一出,赵芸与公孙珣都沉默不语,一时无人应答。


“少君。”韩当似乎也晓得自己这话有些不合时宜,便赶紧岔开话题。“还是快走吧,从这戍夫山往南,便可以进入五台山,见到大孚灵鹫寺了”


“不必了”公孙珣摇头应道,竟然是直接调转了马头。“戍夫山在此,那五台山又怎么可能是什么清静之地咱们折返吧”


韩当不由失措。


“非是义公你一言所至。”公孙珣见状赶紧宽慰道。“其实之前洛中来信,臧旻、夏育、田晏都已经开始论罪,须臾间怕就要有诏让我入洛……如此情形下,强去此处礼佛,岂不是要误事既如此,不如尽快折返,安心在平城候着好了。”


韩当这才松了一口气。


至于公孙夫人,虽然有些失望,但终究也是没说什么。


而果然,返回平城不过七八日,十月初的时候,公孙珣就在军营中迎到了洛中的使者……诏令,除公孙珣为中郎,以功特加千石,爵位公大夫


当然了,除了中郎二字外,后面那些东西在如今这个世道基本上没人在意,公孙珣更不在意。


与之相比,他其实更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尚书台与太尉府也联合用印,下达了文书,以程普为假司马,代行平城别部。


换言之,这件事情终于还是做成了


于是乎,等到接过诏书,营中上下自然纷纷先来恭贺公孙珣,然后又去恭贺程普,而程普自然也要感慨下拜,以大礼来谢过公孙珣的恩德。


一切顺利,又或者最起码都如之前所料,所以早有准备的公孙珣倒是不喜不悲,而在扶起程普好言劝慰一番后,他就顺势坐在营中与那位太尉府过来的使者聊起了洛中局势:


“敢问贤兄,不知那三人到底是何处置”


使者不用问都晓得那三人是哪三人,于是当即笑答道:“我来之前,朝中对此三人还是争论不休,既有奔走营救的,也有上书求杀的……”


“还有人奔走营救”公孙珣不由嗤笑。“敢问是谁来救,又是救谁”


“救臧中郎将的多一些,”使者虽然察觉到对方言语中的怪异之处,但并未在意。“臧中郎素有名望,又与太仆袁逢袁公相善,于是士人多有奔走为之脱罪的,而夏育夏校尉此战终究是保全了一二战力,而且麾下还有公孙中郎你立下如此功劳,于是便有光禄大夫段公为之鸣冤……至于田晏,受贿求将,终究是名声臭了,并无人为之说话。”


“怕是也无须说话吧”公孙珣继续嗤笑道。“这三人断然要赏罚一致的……其余二人若存,他自然也能存活。”


“郎中明鉴”


“只是不知袁公与那段公都是如何营救各自友人的呢”公孙珣不免继续好奇问道。


“种种手段,哪里是我一个太尉府属吏所知”这使者不由干笑道。“不过,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确实是满城皆知的……”


“哦”


“不知道从哪日起,洛中忽然传言,说着臧公败退后,曾经封存府库,保护官粮,雁门能稳住局势,固然有郭太守和公孙郎中你们的辛苦,却也不能无视他留下的粮食……”话到此处,这使者不由偷眼去看对方。


公孙珣微微颔首:“这倒也是实话。”


“所以说,”使者放下心来继续说道。“洛中一时传颂,所谓有公无私臧郎将”


公孙珣不禁莞尔,这种手段都用上了吗


“然后不待数日,又有人忽然把这句话与夏校尉连到了一起,说是他当日非战之罪,若非他一往无前,公孙郎中也烧不了弹汗山……于是便忽然有人将二人并称,变成了有公无私臧郎将,一往无前夏校尉。”


“我晓得了,这夏校尉是吃定臧郎将了”公孙珣冷笑摇头。


“对了,还有一事,”这使者继续言道。“令兄公孙伯圭一路变服易装去了洛阳服侍夏校尉,再加上他之前代替夏校尉被乌桓人劫持一事为洛中所知,因此在近来也是极为知名。再加上此案的波折,便有人将他与那奋不顾身护送自己举主臧公突出重围的吴地孙坚并称,一时间,洛中也有幼童传唱,所谓忠心耿耿公孙瓒,勇武豪烈孙文台”


公孙珣一时愕然无语,然后不知怎么回事,他脑中忽然又冒出另外两句话来,正所谓大汉忠良董方伯,面面俱到郭太守……而把这六句话连在一起一想,一时间,公孙珣终究是忍俊不禁,然后仰头大笑了起来。


不过,笑完之后,公孙珣复又想起那戍夫山来,然后不禁微微黯然……如此名臣良将,可这北疆又为什么一日日的落到如此下场呢


诗曰:将军朝阙报不平,众人纷纷议边兵。若得三万趋弹汗,边地桑麻可得生


第四卷,完。


ps:还是要解释一下,本人是兼职,基本上每天晚上回来现码……偶然有个状态不对,就会艰难不少……希望大家谅解。


还有新书群,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加一下,684558115。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