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军事历史>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三百三十三章 秦皇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三章 秦皇岛(1 / 2)

占领了山海关的徐灏不但拥有了必得的出海口,也得到了北方气候环境皆首屈一指的秦皇岛以及避暑胜地北戴河。


为了防止被杨文事先察觉,徐灏除了朱棣父子外,对任何人都没提及过此事,倒是攻打直沽渲染的人尽皆知。相对于天津,其实他最看重的是秦皇岛,缘由简单只因为熟悉这里。


受海洋气候的影响,秦皇岛一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此时的原始森林遮天盖地怕是覆盖率能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海岸线到处都是洁白柔软的沙滩,天然景色之优美无法形容。


这一切令徐灏有种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暂时把大战扔在一边,和士卒一起得以美美饱餐丰富的海味,干脆连夜派李秋带领三百人回北平接自家女眷前来避暑游玩。


徐灏并非是假公济私,一并而来的还会有上千匠人,因这里将是未来的重要港口重镇。


商周时秦皇岛属于被齐桓公击败过的蛮夷孤竹国,赠送了给了当时弱小的燕君,燕国因此扩地千里成了战国之雄。春秋战国时,这里已经发展成为燕国最富庶的地区。


秦始皇曾五次巡视到此,留下了“刻碣石门”,派燕人卢生入海求仙。


汉朝太祖皇帝时期,北戴河联峰山金山嘴一代乃渤海沿岸的三大军港之一,汉武帝封禅泰山也来此巡视过,留下了“汉武台”。


宋金时期港口受到禁运的影响一度萧条,元代得以复航。碣石港是北方重要的造船基地,当时为实施海运南粮的计划。缩短航程,开辟了新的海运航线。


明朝立国后港口航线都被继续保留,如今驻守港口的水师二十艘战舰千余军士被轻易招降。


没想到周鹏竟然以最快的速度骑马赶来,见到正悠闲躺在沙滩上的徐灏,上前激动的压低声音,说道:“你可知抚宁县内有金矿么?”


徐灏笑道:“已经被我统统买下来了,再过半个月地契就能到手。”


周鹏惊喜的道:“太好了,我也是和本地读书人交谈后得知。有传说山里人捡到过大块金子,推测可能地下埋有金矿,因此迫不及待的过来知会。”


徐灏笑而不语,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早已记起了后世秦皇岛有名的几大产业,石材玻璃和水泥,自然更不会放过曾亲自去掏过金子的青龙村了。现在没有任何人知道,那里的金矿多达六十顿。


不过对于金银等俗物徐灏并不放在眼里,他更看重的是蕴藏在地下的各种丰富矿石,尤其是本地拥有无可计数的铁矿石,地理位置也好,此外还拥有天然水泥灰岩和白云岩。


很多记忆纷至沓来。想起了参观过后世中国唯一的玻璃博物馆,记得有中山靖王墓出土的玻璃耳杯和玻璃盘,连带记起了发源自元末明初的中国玻璃之都,山东神颜镇。


对于玻璃徐灏这几年走入了误区,只因自古以来中国把玻璃称为七宝之一的琉璃。


倒是舅妈梅氏的贴身丫头取名为玻璃。使得徐灏忽然发觉皇家使用的是琉璃,而民间为了避讳则早已开始用玻璃称呼之了。只不过是用来做珠子珠帘屏风棋子灯壶等之用。


因属于是奢侈品和贵重的装饰品,民间百姓不敢用也买不起,等随着整个行业的渐渐发展,明朝中叶时含有中国特色的玻璃制品渐渐走入千万百姓家,也远销到了全世界。


只可惜徐灏不懂怎么烧制做门窗用的平板玻璃,眼下世界上貌似只有威尼斯匠人会烧制教堂用的七彩玻璃,为了防止技术外泄,所有匠人都被终身关在一个小岛上。


不要紧,徐灏有信心临死前肯定能生产出来,拿出来一块外表平平无奇的石块,笑道:“这可比金子要贵重多了。”


周鹏好学不倦的笑问道:“为何?”


徐灏说道:“此乃白云岩,可作为炼钢时之用,是助火的天然溶剂也是建造高炉用的耐火材料,烧制玻璃也可以。好像还可作为肥料使用,就是不知是碱性还是酸性的地有效,这得需要反复实验,总之是宝贝。”


“玻璃?”周鹏喃喃道。


徐灏不屑的道:“就是玻璃而不是琉璃,用石头沙子烧制出来的东西而已,并不值钱的玩意!却被历代皇族掌握秘而不宣当成了至宝,所幸先帝不喜此等奢华之物,除了琉璃内厂也开设了外厂,不禁民间炼制贩卖,德政之一也!”


周鹏苦笑道:“也只有公子不把这些东西放在眼里,他人谁不当成生财有道的秘密珍藏在手?不管是金矿还是炼铁烧钢,这琉璃和先前说的什么肥料,任是得一件世世代代都不愁生计了。”


徐灏却不以为然的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没有身份本事守着这些只会招来杀身之祸,唯有读书或掌握一门手艺才是正道。与其留给子孙金银,不如留给他们做人道理,总之将来咱们留下的遗产,也得子孙后代有福享用才行。”


周鹏心悦诚服的道:“公子说得乃是至理名言,倒是我有些见钱眼开了,枉自读书多年。”


徐灏笑道:“都一样,要是我现在还是当初沐家求学那会儿,一定会藏着掖着偷偷赚钱,现在吗就没那个必要了。”


周鹏感慨的道:“是啊!想我周鹏跟随公子后,一年银俸足足千两银子,真不知将来留给儿孙万贯家财是福是祸。”


徐灏指着远处说道:“有了官身就是保障,先生也是时候出仕了,就在这抚平县做个县太爷开始,六年后升任堂堂知府。”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