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都有沐皙的战船前来输送粮草补给,朝廷水师已经调往长江去了,整个河道被燕军所掌控
神机营的燧发枪士卒安排在最前方阵地,燧发枪的优点是密集阵型,可以无需隔着一人宽的距离才能进行射击,也不用非得采取长长的线形阵型。。
徐灏的五千人就是如此,开始采用灵活机动的现代战法,士兵们十人一班,三十人一排,以一千人一团为作战单位,战时跟着旗帜行动,听从校尉指挥。而校尉会有上级将领召开战前会议,把此战的目的战法和战略意图交代清楚,以此类推。打仗时有传令兵根据旗帜传达命令。也可以用传统的鼓号发布军令。
为此徐灏犹豫了很久,是否该放弃现今最成熟的明朝作战体系,最终决定以近代方式编军,因为冷兵器时代要尊重古代的军事战法,而火枪的出现就意味着要遵从近现代的一切了。
关于jūn_duì 徐灏属于半吊子的门外汉。但他懂得古代jūn_duì 的组织结构有它的合理性,而打仗主要是依靠个人勇武,也很重视军纪、阵型和配合,光是阵型就多达三百多种,这对火枪兵来说自然毫无必要。
古代jūn_duì 靠记功靠鼓励靠奖赏靠将领个人威望等去打仗,有时候也得靠抢劫纵容来维持斗志和士气。所以往往打仗时朱棣三令五申要围城必阙,归师勿遏,是为了避免逼得敌人拼命,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官军崩溃逃亡。
而近代jūn_duì 抛开武器、严格的训练和组织结构等,最大的特点是有了思想灵魂,竖立国家概念和民族主义。优势是团队精神,依靠它产生各种灵活战术并高效率的控制jūn_duì 。
近代jūn_duì 更讲究军纪和训练,注重培养低级军官的军事素养,历史上近代jūn_duì 完胜古代jūn_duì 的战例很多,看似现代jūn_duì 要强于古代jūn_duì ,但凡事没有绝对,现代部队被一打击溃的例子多了。而古代一样有类似近代现代的铁军,比如秦朝jūn_duì 、岳飞的岳家军,据记载戚继光的jūn_duì 能站在雨中一动不动几个时辰。
还有朱棣的北平嫡系燕山三卫,经过常年训练,往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会跟着主帅血战到底。
徐灏是为了有别于军户世袭制度,保持一个常备军体系,哪怕没什么作用,也得首创留下一个制度来。
近代部队很注重个人服从集体,条件反射似的去服从军令,为了灌输为国为了民族而战的信念。模仿解放军的政委,设置了教导员和教导大队,起码要让普通士卒搞明白上级是怎么回事。就拿现在的明朝武官体系来说,五军都督府,设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佥都督若干人。一般对外都称为都督,一般百姓谁晓得是怎么回事?说穿了普通士卒就是猪狗,只要听令卖命就行了。
明朝规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都督府有统军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有军事行动时,兵部奏请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战,而分调其他各都司、卫、所的兵丁归其指挥。
等军事行动结束,将帅即归回原都督府,兵丁归回原工所建制。这种体制显然是为了防范军权旁落,是为了对将帅们的职权有意掣时,其必然结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军事威力的代价。
对此徐灏虽然没有造反的意思,但是他完全不会愚忠于帝王,没有jūn_duì 就没有生命保障,因此有意jūn_duì 私有化。
按照近代的jūn_duì 番号和建构创立jūn_duì 也是必然选择,哪怕百年后会造成军阀割据常年战乱,也好过被满清统治数百年又被西方列强轮番欺辱,更何况日本鬼子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总会有伟人出生结束乱局,实现大一统,谁也预料不到后果,徐灏只能靠着自己的理解去做事,加上自己的私心。准备摒弃明朝以地域命名的方式,取消前后中左右五军的架构,等今后采用军、团、营、连等,什么小旗总旗的听得太别扭了。
总的来说,除了官职和编制会有些改变外,重点是发展完善近代jūn_duì 的战术思想和爱国思想体系,无论如何都要进行试验,即使明朝jūn_duì 体系已经有着完善的制度,问题是该怎么做呢?
徐灏有些挠头,他毕竟不是什么思想家和军事家,看来这方面只能乱来了,或是让时间去慢慢发展,或是让下面人集思广益根据实践来改良,可惜“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还未出生。
正当徐灏苦苦思索的时候,因为军粮不济,盛庸军不能长久支持。这天晚上,官军从各座寨门蜂拥而出。
几天来燕军白天黑夜都要进行一次演习,很快值夜的军士吹起了号角,还未入睡的徐灏从帐篷里走出来,四周帐篷里冲出来一个个亲卫。
徐灏说道:“不要惊慌,敲鼓命令全军就地开火。”
经过反复演习的燕军士卒忙而不乱的冲出来列队,军官大声发出命令,有的士卒举起火枪,有的运送火药弹丸和手雷。等官军跑的近了,张辅的神机营率先朝着前方开火,随后一万人密集开枪。
倒是朱高炽的中军点燃了一个个火盆,士卒身前摆放一条长长的火绳,火油的气味弥漫。
检验证明,火绳枪开火的成功率是百分之六十以上,而燧发枪的成功率高达百分之八十。
距离二百米内命中率是很客观的,但那是指密集射击,以现有的工艺水准,想要命中敌人得大概八十米左右,精确命中得五十米以内,超过百米根本没有命中率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