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白云观差不多,老衲寺中有一位长老,乃是沈家上一辈的叔爷爷,只不过遁入空门,从此不问世事。”修缘法师道:“沈家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就是为了那位长老,不过那位长老已经过世了,所以沈家才要搬走。”
只是如今这里安全了,沈家....自然就不会搬走了。
吴有为这才知道,为什么上海县破烂成那样,别人都走了,怎么沈家没走?黄阿星一家在别的地方也一样开买卖,就在,上海县这么硬挺。
不止是没有强硬的关系走不了人,还有这么一个不可言说的理由。
但是有人能接替那两个位置,又是佛门和道家都信任的人选,吴有为也就不多做考虑了:“既然如此,那便是他们俩好了。”
二位都很满意。
不过吴有为也说了:“不过,入了职,可就是胥吏之流了,将来孩子如果入仕的话,可就要三代以后了。”
俩人一愣。
他们没想那么多。
想了一下,还是修缘法师道:“那老衲举荐沈毅的弟弟沈迩,他也是老衲的俗家弟子,只是他是二弟子。”
吴有为就想起来沈毅说过,想让他弟弟搬回来,如果他弟弟当了这个僧会司的僧会,那势必会搬家回来。
而且家里的厨娘是个包打听,老早就听丫鬟婆子们嘀咕过了,这沈家的沈迩跟沈家家主不同。
沈毅是当大哥的,大气,大方。
沈迩是当弟弟的,小气,狭义。
兄弟俩简直是对着长大的,不论是脾气还是秉性。
所以这样的人,吴有为也不想要。
“沈迩仿佛并非本县人吧?”吴有为摇了摇头:“这个职位,优先考虑本县当地人。
修缘法师愣了愣,随后宣了一声佛号:“那,老衲的小弟子俗家兄长,倒也合适。”
这是一定要安排一个自己人才行的架势啊!
第381章玻璃工厂
“不知那又是哪位呢?”吴有为耐心的问:“可是本县人士?”
“他家倒是祖祖辈辈都是上海县人。”修缘法师叹了口气:“他哥哥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想着寺庙好歹是佛门清净地,孩子在那里,总...倭寇和海盗不会进去杀人放火。“那孩子也是真心向佛,因为从小身体不好,三灾八难的,隔三差五就去寺里住一段日子,就这样,入了佛门,他俗家兄长是县里头...哪个老城东区第十八号门的田家他兄长和两个侄子都在新城区那边的工地上,上工,如今家里正在张罗给老大娶亲。”修缘法师道:“他兄长倒是想让他还俗,可是他不肯,早已身心都在佛门了,凡尘俗世已经不适合他了。
这点吴有为能理解,毕竟在那种环境下,还能坚持修行,都是一心向佛的方外之人。
于是吴有为便定下了这位叫田大力的人,作为僧会司的僧会人选。
说定了之后,管家便让人上了早饭。
正好他们俩也没有吃过,就跟吴有为一起用了。
这次的早饭可是挑细选过的素斋,香菇菜馅儿的豆腐皮包子,香油咸菜丝,瓜菜粥。
一点荤腥都没见,连蛋类都没有!
吃过了早饭,正好,既然来了,吴有为就带着一起去了工地那头,因为是良辰吉日,算准了时辰,上了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