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书屋>女生频道>华夏雄师> 第106章 巴达维亚之战(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巴达维亚之战(上)(1 / 2)

勒布隆中校请缨出战:“尊敬的总督阁下,请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吧!我愿意率领步兵和骑兵出战,一洗加里曼丹岛的耻辱!”


罗滋生道:“勒布隆中校,你在加里曼丹岛吃了一个亏了,这次要是小心些,这些海盗战斗力还是相当凶悍的。”


“海盗有两千五百多人,他们使用的也是枪炮,和我们的武器一样。不过据说他们线膛枪的比例特别高,那种射速慢的武器,只要骑兵一个冲锋就能击垮他们。”勒布隆中校冷笑一声道。


随后,勒布隆中校就带着五千荷兰jūn_duì 出了巴达维亚城,在城东十里外,列阵准备进攻登陆的华夏军。


“我们在兵力上占了优势,先以炮轰,再用骑兵冲,就能击溃这些该死的黄皮猴子!”勒布隆中校向各级军官下了命令。


但对面打着兰芳旗号的华夏军,却没有列阵迎战,而是挖掘了大量的壕沟,还堆起了不计其数的沙袋,中间是步兵,两翼有少量骑兵掩护。


之所以挖掘壕沟,堆起沙袋,是因为荷兰人的大炮比自己多得多了,同荷兰人硬碰硬,打炮战,比拼炮火,目前的华夏军肯定不是荷兰人的对手,所以苏三娘采纳了张书恒的提议,利用壕沟和沙袋工事来缓解荷兰人炮兵的威力。


1847年5月2日,荷兰人率先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两百多门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铺天盖地的炮弹向华夏军的阵地砸了下来。炮弹落在壕沟中,溅起了一阵泥土碎石;炮弹砸在沙袋上,把外面的麻包砸开一个洞,之后炮弹就钻入沙袋内,能量被吸收得无影无踪。


荷兰人还发射了不少开花炮弹,不过都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失,只是炸毁了几座用沙袋堆起来的工事,华夏军伤亡十多人。


硝烟弥漫,滚滚浓烟不断从荷兰人的炮兵阵地上腾起,整个战场上空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勒布隆中校站在阵地上,拿起望远镜观察对面华夏军的阵地,只见对面的阵地已经被炸得一片狼藉。


“让步兵从正面发起攻击,骑兵从两翼迂回!”勒布隆中校下了命令。


“杀!”随着荷兰骑兵军官一声令下,1700荷兰骑兵骑着高头大马,从他们自己的阵型中冲了出来,呐喊着,向两翼迂回侧击。


象棋里面马行日,就是骑兵不会去正面冲击对手严阵以待的步兵,那样和自杀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骑兵的攻击都是迂回侧击,这就是马行日。


步兵阵型一旦碰到骑兵迂回侧击,确实很难对付,虽然已经进入了*时代,可是这个年代的火枪装填速度太慢,还是无法阻拦骑兵冲到自己跟前。骑兵的机动性好,可以迂回侧击,骚扰等各种办法同步兵消耗,还能先以炮兵轰开步兵阵型,再用骑兵冲杀,只要步兵败了,连跑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在华夏军的侧翼,有骑兵连在侧面保护。


发现在侧面保护的华夏军骑兵连,荷兰骑兵团长大喊道:“尼德兰的勇士们,冲上去,杀光海盗的骑兵!”


荷兰骑兵挥舞着马刀,向人数只有他们十七分之一的华夏军骑兵连杀去。接近赤道的爪哇岛上阳光十分猛烈,在阳光照耀下,荷兰骑兵的马刀和胸甲闪烁着银白色的亮光,六千多只马蹄践踏过地面,发出击鼓般的轰鸣声。


华夏军的骑兵人数只有荷兰骑兵的十七分之一,他们当然不会冲上去硬碰硬,虽然他们是装备了后装枪和*的龙骑兵,一名骑兵至少可以对付三四名荷兰骑兵,但毕竟华夏军骑兵人数太少,若是硬碰硬的话,一名骑兵最多只能射杀二到三名荷兰兵,就会被荷兰骑兵冲到跟前。


按照这样计算,华夏军骑兵倘若硬碰硬,最多射杀四五百荷兰骑兵之后,自己这区区一百多人就会被荷兰骑兵淹没。


于是骑兵连长吴如孝一声令下:“避开红毛鬼的锋芒,我们从侧面袭击他们!”


一百多名骑兵战士呼哨一声,战士们策马避开荷兰骑兵的冲锋线路,迂回到了侧翼,与此同时,骑兵战士手中的德莱赛后装步枪发出一排清脆的枪声。


“砰砰砰”一支支步枪吐出火舌,子弹旋风一样钻入了荷兰骑兵的人群中,顿时血雾狂喷,惨叫声连连,几十名荷兰骑兵惨叫着从马背上跌落下来,旋即就被后面无数的马蹄踩成了肉泥。


打完子弹的华夏军骑兵看到荷兰骑兵转向,调转马头向自己冲来,吴如孝一声令下:“撤退,边退边开枪!”


骑兵连战士们立即调转马头,往回奔跑,不让荷兰人追上自己。在颠簸的马背上,战士们不时转过头来,瞄准追赶自己的荷兰人扣动扳机。


枪声一声接一声响起,追赶华夏军骑兵的荷兰骑兵不时有人中弹落马。


吴如孝策马疾驰,他胯下的安达卢西亚马耐力好,奔跑速度又极快。吴如孝刚刚转身瞄准了一名荷兰骑兵,扣动扳机之后,他来不及查看自己的战果,又转过头去,先是拉了一下枪栓,把残留在枪膛内的纸质弹壳子弹的纸质弹壳残渣清理了,随后又塞进一颗子弹,再把枪栓往前一推,转动手柄,完成了装填。随后吴如孝再次转过头来,瞄准一名紧追不舍的荷兰骑兵扣动扳机。


请收藏:https://m.yunshu5.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